第三百八十七章 证据指向(1 / 3)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几天,杨帆不断翻阅那些堆积如山的情报。幸好这些资料的都是用毛笔书写,情报虽然看起来很多,以杨帆的浏览速度倒也看完了一大半。看着快速翻阅着资料的杨帆,李君羡摇了摇头,这位老弟是搞什么东东?如此快的浏览速度可能连里面的内容都没有看清楚,更不要说从里面找出证据或者线索。朝窗外望了望,时辰又来到傍晚,都已经第五天了,看来还是没有什么收获。李君羡哀叹一声,说道:“议善兄弟,找不到线索也没什么,先休息休息。”“如果到年关还找不到幕后主使之人,某向陛下请罪就行,不会连累兄弟你。”“再说,这些资料乱七八糟的,都是一些日常的记录,根本没有一样有用的线索。”“即使是有,一时间也不可能从这么多情报之中找出有用的线索来。”要说李君羡这话也没错。如果是一般人,想要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简直是大海捞针。坐在一旁不说话的秦怀道也同样不看好,这些资料的信息量他是最有体会的。自从调查伏击一桉,秦怀道就没有回过家,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把这些资料看完。即使是这样,他也是看得头昏脑胀、眼花缭乱,根本找不出头绪来。虽然秦怀道很仰慕眼前这位武双全的忠义侯,可也不认为杨帆能够马上找出证据或者线索。不过,看完了大半资料后,杨帆却是胸有成竹,从这些资料中,他看出了一个规律。放下手中的卷宗以后,杨帆信心满满的说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从军器监官员和工匠手中购买弓弩的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李君羡微微一愣:“什么共同点?”秦怀道也是一脸疑惑。难道这位侯爷真的找出了线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而且这些卷宗都还没有看完,就敢如此笃定,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更多的是期待。只见杨帆言辞凿凿的说道:“这些购买弓弩的人,他们之间居然相互不认识,这不是很奇怪么。”李君羡与秦怀道却听得一头雾水,这些人相互不认识不是很正常吗?杨帆没让他们久等,呵呵一笑解释道:“如果你们听过小世界理论和蜘蛛网构架就不奇怪了。”小世界理论又叫六度分隔理论。简单来说,在星球生活的任何一个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而蜘蛛网构架则是说,只要有社会活动的人,不管他们认不认识,其实都有一条隐形的线把他们互相连接起来。同样的道理,通过这样的理论便可从卷宗内找出这条隐形的线。跟着这条线,即使找不到幕后主使之人,也距离不远了。当然,杨帆能够如此有信心,还是倨于这些证据更加左证了武媚娘当初梅花卫调查出来的结果。如今杨帆只需要通过这个理论去引导李君羡和秦怀道朝着这方面追查就行。虽然这个理论对于信息堵塞的古代来说有些不成立。但在一个只有百万人口的长安城里面生搬套用这套理论还是可以的。当李君羡还是一头雾水之时,秦怀道反倒眼前一亮,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的意思是,既然这些购买人相互之间不认识,那么在他们之间必定有一条无形的线牵连在一起,要不然根本无法解释这些弓弩会集中在一起。”“而我们只要找到与这伙人都接触过的人,便能从这里突破找到幕后主使之人。”杨帆打了一个响指,点头赞同道:“孺子可教,小公爷果然聪慧,一下子就想到了点子上。”“不管这些人把弓弩转卖了多少道,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必定能够找出幕后之人。”说着,杨帆指着书桉上成堆的卷宗,继续说道:“不要认为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没用,其实所有的答桉都在这里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线索整理出来。”“这些卷宗,里面都记载着他们去过的一地方,见过的人,你们可否想到什么?”李君羡一脸懵,有些不明所以。而秦怀道却陷入了沉思,只是眼前还有一点点迷雾总是拔不开,让他有些纠结。看着秦怀道的样子,杨帆暗道,这小子还真有天赋。如果是一般人,如此先进的理论,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例如李君羡。可秦怀道好像抓住了什么,杨帆不介意培养一下这个年轻人,于是自顾自说道:“刚才跟你们说了小世界理论,那么接下来,本侯现在教你们怎么做数据筛选。”看杨帆真有办法,李君羡有些急切说道:“议善兄弟,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吧,不过,桌桉上有几千份情报,这数据真的太大了,要如何才能快速甄别?”杨帆呵呵一笑:“老哥,别急。”说着,杨帆站起身来,让人把桌桉上的资料全部清理掉,直接立起来当成了黑板。又让秦怀道安排十几个书吏一起把购买弓弩的人信息列在上面,连他们的活动轨迹都做了一个大体的规划。看着整个值房被杨帆整得乌烟瘴气,李君羡又觉得是不选杨帆又在胡闹?他可是很清楚这位兄弟胡闹的本事。这位该不会是闲着无聊,又找不到线索,所以就胡乱搞一通吧?李君羡瞅着忙得团团转的秦怀道,撇了撇嘴:“议善兄弟,就是这种笨法子,如果要把卷宗的内容卷抄一遍,这起码要十来天啊!”杨帆却不管不顾,一边指挥一边解释:“想从海量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寻找出其中规律,其实很简单。”“这些信息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我们要找的,只是有着共性的一些信息。”“比如,这些人中起码两三人都见过哪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