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2 / 3)
玄也不敢出声了,只是心里愈发憋屈,吃亏的是自己儿子啊!这个混蛋的口才实在厉害,居然硬生生推脱得一干二净。好像自己儿子是欺男霸女的大坏蛋,而杨帆是那受气的小媳妇。若不是自己儿子吃亏,段志玄都差点信了杨帆的鬼话。形势对自己段家极为不利!偷偷瞄了李二陛下一眼,这位皇帝陛下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眼中不时闪现的寒光让段志玄吓得一哆嗦揉了揉太阳穴,李二陛下颇感为难,不知怎样才好。别看这两个家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分不清好呆,其实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晰。若是硬论谁对谁错,当然是段瓒错得更多。毕竟,事情的起因在于段瓒上门耀武扬威,才引起了杨帆的反击,只是出手重了一些。李二陛下不知道段瓒是抽了哪门子疯,居然以杨帆寻衅逼供其弟为由上门找碴,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这个桉件自己已经定性,段瓘本来就是涉桉人员之一。这还有什么好翻桉的,难道质疑自己的判断不成?李二陛下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段志玄。叫你不好好管教儿子,让他吃饱了撑的被世家利用,去招惹这个棒槌干嘛?当然,若是到此为止,那肯定是段瓒的错,必须负全责。可问题是,杨帆是能吃哑巴亏的人么?结果呢?这个棒槌直接把你儿子给砍了!这个事情影响就大了。从这方面来说,杨帆做得太过分,毕竟有什么事可以让官府来处置。只是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若段瓒不去招惹杨帆,又怎么会被杨帆反杀?最后,谁都有责任,主次也都能分得清。真正让李二陛下纠结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他身为帝王的脸面,有些难堪。为何这么说?当初,杨帆利用火燧手枪在吐蕃大发神威,依靠横空出世的火器,这才灭了吐蕃一国。李二陛下一直心心念念,也对这样的国之重器看的很重。为了制衡杨帆那无法无天的性格,才把为数不多的火燧手枪配备到了左卫军。李二陛下天真的以为,有了火燧手枪这种利器,不论是交到谁的手里,都会产生跟同样的威力。而这种战斗力惊人的部队,是必须要严格的操控在自己手中的。对于杨帆无法无天的性格,相比段瓒还是更让李二陛下放心一些。毕竟开国功臣之后怎么也不可能造自己的反。现在看来,这个想法确实大错特错了。段瓒居然拿着这样的利器出去耀武扬威,这就有些过分了。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性格问题。你既然与杨帆有间隙,努力的往上爬呀,在官位压住杨帆就行,去别人府门前嚣张个啥?更主要的是带去那么多人,被杨帆这棒槌一声大喝,动都不敢动,简直是丢人。想用这样的人来制衡杨帆,显然李二陛下看走眼了。另一方面,杨帆明目张胆敲登闻鼓告御状,在李二陛下看来,这就是要给自己上眼药。意思很明显!你这个皇帝不是把我送给你的手枪拿来对付我吗?怎么样?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现在您看看,有没有用?叫你不把左卫军交给我,这就是后果。但是李二陛下愿意打自己的脸么?他当然不会!所以,他想将这个难题抛给了三司会审。“几位爱卿,依你们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李二陛下压下心头火气,看向萧瑀、李孝恭、段纶。咱皇帝为难,你们这些臣子该到表现的时候了。萧瑀几人有些傻眼了,愕然瞅着李二陛下。这皇帝也不太地道了吧!您觉得为难就把锅甩给我们?事情不是很清楚了吗?你直接裁定不就行了?李二陛下反而老神在在的捋着胡须,好像没看到一般。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上,谁上?叫你们来,就是来背锅的。萧瑀也有些无语,瞅着刑部尚书李孝恭和御使大夫段纶,两人也是一脸便秘的模样。如何处置?不管怎么做,都会得罪人,一个是朝廷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个是开国国公之后。虽然这个国公有些败落,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复起,这可如何是好?可是不表态又不行,皇帝在一边盯着!没辙了,萧瑀三人一商议,打算两不得罪,说道:“段瓒无礼围堵杨帆府邸在先,并且打伤侯府护卫,而杨帆出手过重,砍伤段瓒在后,两人皆有过错,依微臣看,不如按打架斗殴论处,不若暂时革去两人职务,命其闭门思过,陛下以为如何?”按理说,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很官方。如此一来,既处置了此事,实则又不得罪人,简直完美!萧瑀几人颇为自得,挑着嘴角去看李二陛下,却发现李二陛下的脸色黑如锅底,笼罩着一层黑压压的乌云,眼看着就要暴发。这种结果,虽然看似双方不得罪,却让李二不爽了!你们几个做老好人,置帝国的利益何在?让杨帆担任礼部尚书,本来就有着让他打头阵的想法,这么一搞,谁来给他冲锋陷阵?可是不处罚也不行,杨帆那厮既然已经占了便宜,为何仍旧不依不饶的要来御前打官司?不就是为了狠狠落朕的面子!这个混小子显然是记着朕答应把左卫军交给他的承诺而迟迟不履行,所以才故意惹自己生气。如何处置杨帆还真成了的难题!打他一顿,这小子不怕!杀又杀不得,远远的发配出去吧,自己又舍不得。若是干脆取消高阳这门婚事,那自己不是更不放心了。琢磨来琢磨去,李二陛下霍然发现,自己还真就拿这小子没辙。简直岂有此理!作为皇帝居然也有如此为难的时候,而且还这么窝火。运了运气,李二陛下强自压下心头的恼火,看来还是得自己承担所有。看来只能处理段家了!虽然李二这人不会同情谁,但是他念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