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讨价还价(1 / 4)

加入书签

众人退下后,甘露殿又陷入了沉寂,连殿内燃烧的火烛声都能听见。铜鼎内炭火烧得正旺,热气驱赶着寒冷,整个大殿温暖如春,其间夹杂着阵阵檀香,让人不由昏昏欲睡。看着耷拉着脑袋快要睡着的杨帆,李二陛下气就不打一处来。这混蛋真把自己的甘露殿当成寝卧不成?不过却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发话,这个混蛋真有可能打起鼾来。拿起桉几上的茶水轻轻呷了一口,说道:“你这混小子满意了?”“不满意咱又能怎地?”杨帆缓缓抬头,憋了憋嘴说道。李二陛下直接气笑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遥手一指,骂道:“得了便宜还卖乖,真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即使隔着两三米远,李二的吐沫星子都差点飞溅到杨帆脸上,可见其心中的不爽。“微臣不敢!”杨帆打了一激灵。这才想起,现在可是独裁的封建社会,天子一怒,真有可能血流成河。自己是来自于后世的灵魂,为人处事带着后世的散漫和随性。若真触及到了李二的虎须,这位霸王龙真有可能会发飙。李二陛下嘴角一挑,露出一个毫无笑意的笑容,看得杨帆一阵胆寒:“不敢?呵呵,朕倒是觉得你胆子大的很,不仅把朕套了进去,便是段志玄那般英雄多智之辈,不也是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李二这阴仄仄的话语,让杨帆冷汗顿时湿透了后背,浑身一阵发冷。不由自主咽了口唾沫,杨帆灿灿一笑,说道:“微臣实在愚钝,不知陛下此言何意,再说,微臣哪敢算计您呀?”李二陛下再次冷笑:“呵呵,你明明有理在先,却故意出手毁了段瓒,不就是想借段志玄之手找出幕后指使之人吗?”“其次,你进宫告状就告状,为何要敲击登闻鼓?不就是想让朕丢脸,以泄朕不履行当初给你承诺之气?”“微臣从没敢这么想。”杨帆心头一跳,赶紧否认。故意让皇帝出昊这个帽子扣下来,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虽然心中有一些这样的想法随即满是疑惑:“既然知道自己是故意毁了段瓒,那又为何如此处置段瓒和段志玄?而对于故意的自己,却又毫不追责?”不用杨帆发问,李二陛下却已经微微一叹,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你以为朕看不出段瓒之所以敢上门找你麻烦是有人指使的?”“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幕后之人是世家。”“今天你如此鲁莽的作为却恰好陷入了他们的算计,世家就是想让你陷入争斗而无暇四顾。”“何况,你以为段志玄能从一介微末变成国公,真的只是靠与朕的私情么?”“即使朕罢了他的大将军之职,你可知道这些年他在军中提拔的将领有多少?”“朕看似一国之尊,富有四海,实则不知有世家、门阀在暗地里给朕下绊子。”“朕之所以能够与这些世家、门阀抗衡,靠的就是与朕共同打天下的勋贵。”“因为此事,朕责罚于段家,定会给勋贵们带来一种错觉,认为朕是一个薄情之人,定会有一些勋贵倒向世家,你可知道其中的厉害干系?”杨帆越听心头越发寒,没想到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却是落入了对方的陷阱。看来还是顺风顺水惯了,以至于没有去仔细思量。本来以杨帆的见识是能够想到这些的。这与后世西方的党争有些相似,就是抓住执政党的错处予以痛击。在暗中,又刻意收买对方的人马为自己所用,其实套路是一样的。想到这儿,杨帆默然了!以个人来说,自己的这番作为确实没有错,可这样却让李二陛下很为难。作为皇帝,他不可能只考虑一面,需要把控全局。其实李二陛下这个皇帝当得并不是太顺心,因为世家的势力太大了。李二陛下本身就属于门阀出身,当然清楚的知道世家、门阀对社会的危害。可他又不能不用世家来治理朝政,毕竟这些人掌握着知识和财富。这也是为什么李二陛下对科举改革如此重视的原因,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虽然现在已显盛世之景,内里却是波涛凶涌,稍一不注意盛世就会如泡沫一般破裂。前朝遗贵、关中世家、江南华族,五姓七宗这些势力一个个看似都臣服于李二陛下脚下,实则皆是心怀鬼胎。如果皇帝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这些势力当然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李二陛下想虎口夺食,甚至想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李二陛下贵为皇帝,这些人也会将李二从帝位上拉下来!最多再换一个适合他们利益的皇帝坐上去就行,反正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要说李二陛下目前的处境是如坐针毡,这绝对不夸张。就如前朝皇帝杨广,隋炀帝为何非得远征高句丽,置百姓的苦难于不顾,一意孤行?难道他不知道东征高句丽的难度有多大?他比谁都清楚!可他更清楚的是,只有东征高丽才能削弱世家和门阀的力量。也只有依靠盖世的功绩,才能将所有不同的声音都牢牢压制住。其实李世民与杨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致力于削弱世家和门阀的势力。虽然现在的世家和门阀势力比前朝弱了一些,但也是能够左右朝局的。难道李二陛下就怕了世家这些人么?答桉当然是否定的!李二敢逼父让位、敢杀兄弑弟,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他只是不愿见百姓生灵涂炭,不愿让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盛世受到战乱的吞噬。说到底,李二不是不敢举起屠刀面对世家,而是不愿!在这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杨帆更了解李二陛下的心态。因为李二陛下的一切行为,都已经记录在史料上,被无数的专家学者分析解读过。虽然杨帆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