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觉得脸红乎(2 / 3)

加入书签

训斥后辈一般,司马才章定然会恼羞成怒。给了杨帆一个我不管的眼神以后,孔颖达直接把郁闷发泄在了茶水之上。而一旁的助教和学子看着针锋相对的司马才章和杨帆,大家顿时变得兴致勃勃。一个是性格孤傲,脾气又臭又硬的士林大儒,一个是年纪轻轻就身居礼部尚书高位的幸运儿。虽然唐朝在学术上持开放态度,经常有大儒名家相互探讨,世人皆可旁听,但如此龙争虎斗是很难得的。毕竟既能让自己的见识有所增益,有机会甚至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机会很少!于是乎,只要听到消息的人三三两两的悄然进来,静静的围站在一旁,把整个房间挤得满满当当。杨帆对此并没有感到不适,毕竟在后世随便上台发表讲话都比这里的人多。而司马才章更是神采奕奕,眼中精芒暴闪,人越多,越能将自己的名声传扬出去。一旦李二陛下又想起自己的才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也是有可能的。本来杨帆对这个司马才章就没有丝毫好感,又见到孔颖达不再管这事儿,杨帆便决定让这洋洋得意的老家伙出出丑。如果拿杨氏启蒙学来打击这老头,这老家伙肯定不服。看来得要从这家伙最擅长的方面打击他体无完肤才行,于是心底一动,便说道:“前辈学识渊博,对于圣人之意的见解定然有独到之处,实乃是我等末学后进学习的榜样。”“今日能有幸与前辈请教,实在是三生有幸,只不过前些时日晚辈拜读论语之时,曾遇到一些困惑,某苦思不得其解,不知前辈可否为晚辈解惑?”请教圣人之意么?这可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司马才章心里如同三伏天喝了冰水一般畅快,真是想哪样就来哪样。这位长安城人人称道的棒槌果然是够憨的!在他看来,杨帆有不知道的困惑请教与他,还选择他最擅长的。只要为杨帆解答了,既能将杨帆这个棒槌震服,又能将他提携后进、知识渊博的名声传扬出去,简直是一举两得!对于古之经典的理解,司马才章自信满满,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古之典籍,从不认为自己有不能解答的。想到这儿,司马才章自信满满地说道:“有什么不懂的你只管道来,老夫一定好好为你解答。”杨帆微微一笑:“本侯前几日拜读论语时,看到其中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何解,请前辈解惑。”听到杨帆居然问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众人无不惊愕。因为只要是读书人,论语的这些内容释译在场的人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如今杨帆却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岂不是赤裸裸的打脸么?一时间,众人都认为杨帆是故意这么做的。而司马才章更是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该不该开口回答。假如回答,又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言。如果不回答,岂不让人觉得他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丢人丢到家了!看到司马才章如同便秘的表情,杨帆并不理会,反而自顾自的问道:“前辈如此为难,是不是觉得晚辈提的问题是太难了?”“不过,晚辈也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强人所难,我这么聪慧的人也是考虑了好几宿才想通,前辈不知道也理所当然。”此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大家虽然都听说过杨帆的名声,可都是凶名在外。这里大多数的人都没见过杨帆的口才,如今杨帆一开口就能让人气死,简直是太坏了。司马才章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连花白的胡子都翘了起来,真特么想骂娘。这小子显然想让他出丑。可如今骑虎难下,只能硬着脖子说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秦伯篇。此篇内容为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着,司马才章巴拉巴拉背了一通,显然对论语极其熟悉。背完后,还得意朝杨帆看了一眼,好像在说老子把全都背出来了,你小子觉得我会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吗?“前辈学识渊博,晚辈佩服。”可还没等司马才章高兴,却听杨帆悠悠一叹继续说道:“虽然前辈学识不凡,可脑子好像有些不灵光啊!”“晚辈请教的是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显然前辈的回答有些词不达意。”“以这样的姿态去教学,岂不是有误人子弟之嫌?”此话一出,众人无不惊谔,杨帆这也太大胆了吧,居然敢如此调侃。虽然司马才章的官阶地位远远不如杨帆,可他在士林之中的名气却是不弱于孔颖达多少。杨帆如此羞辱司马才章,司马才章不恼羞成怒才怪。果不其然,只见司马才章颤颤巍巍的指着杨帆怒骂道:“竖子实在太无礼尔!你听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正当众人以为杨帆无话可说之时,却见杨帆撇撇嘴,腾的一声站起身来,大喝道:“真是一派胡言,而且狗屁不通,如此曲解圣人之意,这样也配称为大儒乎,吾真是羞与你为伍”被杨帆一通大骂,司马才章直接懵逼了。这句话千百年来不都是这么理解的吗?这小子居然说自己的解释狗屁不通,司马才章哪里还能忍,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赤红着眼睛紧盯着杨帆。显然,只要杨帆不给出个合理的解释,他拼着老命也要用这老胳膊与杨帆干上一架。没让他失望,只见杨帆缓缓环视一周后问道:“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么?”围观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