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争暗斗(2 / 3)

加入书签

是为了阻止科举改革的进行,想看他李二的笑话。这次可不光是杨帆多赚钱,朝廷也能从世家口袋里多赚很多钱。如今一本书的利润有四贯多,简直就是一本万利,更何况还有纸笔墨砚这些学习用品的收入。这次能够从世家手中捞出一大笔钱真是天大的好事。想要不让世家发现端睨,自然得像杨帆所说,必须得做出一副快要顶不住的样子。这小子的脑子果然转得快,很多主意都是天马行空,能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其中。看来这次来请教真来对了!若按照自己的秉性,直接加大销量,可能这些世家很快便发现中计。可李二陛下就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沉吟半晌后问道:“若像你说,这样一来,哪些真正想买书的寒门子弟就买不到书了,这岂不耽误了他们的前程?要知道春闱科举考试只有三个多月了。”杨帆微笑道:“其实,今年买科举考试用书的,其实都是为了后年的科举考试,对今年的科举考试影响并不大。”“因此,真正的人才,没有这些参考书也能考到一个好成绩。”“再说,咱们发售的这些科举用书,释译大部份并没有改变,今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这些学子该学的都学了。”“何况,以咱们的刊印速度和库存,按照大唐现有的读书人数量计算,不出一月,就能刊印出足够的书籍出来,即使一户一套也无不可。”“既然世家想要垄断书籍,我们便用他们的钱提高生产量。”“我只要吊着他们的胃口,让他们多买一些书,倒想看看,他们还能吃下多少书,况且他们全部吃下又有何妨?”“最多一个月后,咱们直接对读书的学子直接派送,反正用的钱也是从世家捞出来的。”“而且,现在世家买得越多,咱们就赚得越多,用于科举改革的经费也越多,难道还怕钱咬手不成?”“再说,朝廷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世家的嚣张气焰么,让他们多损失一些钱财,既能改善一下寒门学子的处境,也能让世家肉疼一番。”听杨帆解释完之后,李二陛下眨巴着眼睛,越想越觉得杨帆说的有道理。只有吊足世家的胃口,才能让这些世家投入足够的钱财去收购书籍和学习用品。世家买得越多,朝廷岂不是赚得就越多么?这样一来,世家变相的被削弱了,朝廷又大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当世家抵不住的时候,朝廷便可出手一击,再次减价或者免费赠送书籍给买不起书的学子。朝廷这边只需加大产量就是了,反正是用从这些世家挣来的钱。这样朝廷不仅可以获取好的名声,又能打击到世家,简直是一举两得。摩拳擦掌琢磨了半晌,李二陛下兴奋的问道:“那我们现在要注意哪些?要怎么才尽可能多的从世家那里捞出钱财来?”杨帆呵呵一笑:“那就要看陛下的演技了!看您如何跟朝中大臣筹款和借钱,国库因为印刷书籍那可是亏的很。”“国库印刷书籍并没有亏钱呀,为何要向大臣借钱?”李二陛下微微一愣,满脸疑惑。房玄龄则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贤侄,你的意思是要给世家制造一个假象,让他们以为朝廷为了印刷书籍掏空了国库?”杨帆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说道:“不错,这些世家之所以大肆购买书籍,大概是见到我们印制的科举用书异常精美,才认为我们制造成本要远远高出售价。”“他们应该是用他们的制造成本来计算我们的成本,认为我们是在赔本买卖,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击垮我们,让朝廷的科举改革不能推行下去。”听完杨帆的话,李二陛下喃喃自语:“这些世家的人也太自以为是了吧?”杨帆没有再回话,不过房玄龄却像是想通了所有问题的关键,开口解释:“陛下,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造纸、印刷及各种学习用品,以前都是由世家负责生产和销售,这些是他们极为擅长的领域。”“在一个人擅长的领域,总是有着难以磨灭的自信,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绝对不会相信我们雨制造工艺会超过他们,而且一下子超过他们那么多。”“若按照以前他们的制造成本来计算,我们现在的售价必然是赔本买卖。”听到房玄龄的解释,李二陛下终于反应过来。难怪世家会如此劳心劳力的发动百姓购买这些书籍。事实应该就是如杨帆所讲,这些世家错估了形势。当然,这并非是这些世家太愚蠢,只能说是这些世家平时高高在上习惯了,太自负!历朝历代,世家是知识的传承和掌控者,与读书相关的各种工艺,最顶尖的技术都掌握在世家的手里。他们当然不会相信有人能将造纸、印刷的成本一下子缩减将近百分之一。若是没有亲眼看到,这么荒诞的事情,李二陛下也不敢相信。想当初杨帆说出来的时候,李二陛下并不相信,还输了一个女儿,让杨帆“娶”高阳公主。看来这些世家也要栽在杨帆的手里。不过,这次李二陛下是喜于乐见。也只能说实在是杨帆太妖孽了。谁想到杨帆这小子能这么折腾,简直是能上天了!想通此节,李二陛下便彻底放下心来。若真如此,还真要再次装装样子,让那些世家继续抢购各种学习用品。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个削弱世家的好机会。却没想到杨帆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说道:“其实,我觉得咱们可以再用些小手段,让这些世家坚信无疑,甚至血本无归。”说完,杨帆笑的很欢,不过房玄龄却觉得汗毛竖起。因为每次见到杨帆这种笑容,就有人要倒霉了!显然,这次倒霉的对象是世家。对于杨帆略显阴险的笑容,李二陛下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