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挠(2 / 3)
必须说点什么。目光在众官员的身上缓缓掠过,这才朗声说道:“启奏陛下,据微臣所知,许章之死并非是上天的警示,而是某些人为了阻挠科举考试故意制造的人祸,根据证人证言证词,此次的幕后推手乃是清河崔氏”话音刚落,殿内一片哗然,本来沉寂的太极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真没想到许章之死居然是崔家造成的,难怪崔家的人总说许章之死是上天的警示呢!”“谁说不是呢?原来是贼喊捉贼呀!”“嘘,事情还没有定论,可不能乱说,毕竟这也只是忠义侯的一面之词。”崔永平顿时坐不住了,怒气冲冲的指着杨帆喝道:“简直是信口雌黄,杀死许章对我崔家有何好处?”“忠义侯,若是你拿不出证据,故意造谣生事,我定让陛下为我崔家做主,治你一个污蔑之罪。”看着歇斯底里的崔永平,杨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问道:“你可认识一个叫王大锤的人?”崔永平微微一愣,连忙否认:“王大锤何许人也,关我崔家何事?”在崔永平的脑海中,确实没有王大锤的印象。可惜,此时的崔永平并没有反应过来。王大锤在被卖入崔家为奴后,一直以崔大这个名字称呼。对于崔永平的否认,杨帆并未生气,而是自言自语说道:“王大锤,现名崔大,今年25岁,从小被卖入崔府为奴,因颇有才,被崔家脱去奴籍,今年科考,高中明经科第六名,科考期间,与许章同住一个宿舍,同在一个考场”杨帆每说出一句,崔永平的脸色就变得煞白一分。他的父亲崔抒护说过,不可能有人查到崔大的身上么,现如今杨帆怎么对崔大如此了解?崔永平头脑有些发懵,愣愣的站在原地,显然是被震住了!想想也能够理解,本来以为此桉最关键的环节已经做得天衣无缝。如今却如同集市上被剥光了衣服的美女,直接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怎能不让崔永平惊诧。看着心神失守的崔永平,杨帆并未停下,继续质问:“崔侍郎,你可认识此人?”此时崔永平方寸大乱,顾不得回答杨帆的问题,对着李二哭诉道:“陛下,崔大虽然从小卖身到崔家,我们崔家也一直把他当家人看待。”“但此次让崔大脱去奴籍,参加科举考试,他已经不属于我崔家的人。”“如今崔大刚刚高中明经科第六名,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却被冤枉杀人,甚至用他构谄我崔家,其心之险恶路人皆知,请陛下为我崔家做主。”此时杜峰也忍不住了!作为御史,本来是各世家向李二陛下发难的重要一环节。可惜现在事情有反转,杜峰只能提早帮衬。“陛下,看来忠义侯的证词是从这个王大锤口中得到的!”“王大锤作为高中明经科的学子,却被冤枉,定然是被刊讯逼供、屈打成召,微臣认为应该重新彻查。”其他世家之人也纷纷出言附合。“陛下,此事确实颇为蹊跷,王大锤前途一片光明,他何必要故意害死许章自毁前程,根本说不通。”“是啊陛下,王大锤作为寒门学子,定然支持科举考试这种取仕之道,因为只有通过科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根本没有理由故意阻挠科举考试”众多世家官员纷纷提出了质疑,崔永平的头脑也逐渐冷静了下来,厉声道:“陛下,忠义侯故意陷害我崔家,请陛下为我做主。”“我清河崔氏乃是传承千年的书香门第,本来就是以诗书传家。”“科举考试本来就是为我们这种读书人提供了报效朝廷的机会,崔家怎么可能会故意阻挠?”“显然,这是忠义侯公报私仇故意构谄,请陛下明鉴。”杜峰此时又开口道:“陛下,作为明君,可不能听信忠义侯一面之词,此事显然另有隐情,不可不察。”看着众世家官员强言狡辩,李二陛下脸色不善。虽然知道这些人不可能轻易认输,但真没想到会如此不要脸。于是李二陛下冷冷一笑,紧盯着杜峰肃然问道:“你说王大锤没有杀人的理由,所说的证据也是刑讯逼供所得,那么你可敢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保证王大锤没有问题?”这下杜峰犹豫了!虽然答应崔氏共同向李二陛下施压,那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所在。若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杜峰可没有这么头铁,于是只能支支吾吾的说道:“陛下,微臣只是推测,所以不敢保证,但是很有可能”李世民直接打断了杜峰的话,摆手说道:“朕不想听什么推测,朕需要确切的证据。”“你作为御史,难道不知道推测根本不能作为证据?”“堂堂御史,居然用推测、可能这种词语来朝堂上胡搅蛮缠,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朕要求御史闻风奏事,是让你们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拿来朝会上讨论,可如今你却胡搅蛮缠,浪费时间,真以为朕不敢治你们的罪否?”见到李二陛下大发雷霆,杜峰喃喃不敢再言。其他官员见杜峰这个御史都不敢带头说话,也都纷纷默然。崔永平见状,心头暗道一声不好。本来杜峰这个御史就是带领大家发难的先锋,如今这个先锋兵被李二陛下以雷霆手段压制,看来此次失利已成必然。崔永平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于是作出最后的努力:“陛下,虽然王大锤有杀许章的可能,但此事绝对与我崔家无关,因为我崔家没有杀许章的理由”闻言,李二陛下阴晴不定。崔永平这话显然是代表着世家进行了让步。本来以王大锤的口供,是能够继续让世家付出代价的。可惜为了不牵扯出太子李承乾,看来只能点到为止。如此好的机会,让李二陛下心有不甘,目光恶狠狠的瞪向李承乾,让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