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狮子大开口(2 / 3)
养人员。若是耕牛病死或者发生意外,是需要追究饲养人员的责任的,严重的还会发配充军或者流放。在杨帆看来,唐朝真的缺少牛吗?其实不然!唐朝地缘辽阔,其实并不缺少牛,只是缺少温顺的耕牛。而草原上饲养的牛野性难驯,并不能用作农耕,所以才导致唐朝耕牛紧缺的情况发生。想到这儿,杨帆眼睛发亮。若是能够解决耕牛紧缺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和李二陛下要些好处。越想越觉得这事很有操作的空间。虽然杨帆不是学农业的,也没有训服过耕牛,但他却看过一些研究。古人之所以不能把牛很好的驯服作为耕牛,是因为还没有发明出给牛穿鼻绳的方法。起码在唐代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这种方法。只要给牛穿了鼻绳,即使再跳脱的牛也只能乖乖听话。因为牛鼻子的神经很多,很容易吃痛,只要轻轻拉缰绳,便能够控制牛的前行方向。即使是草原上的牛也能轻而易举的用于农耕。看着怔怔发愣,一动不动的杨帆,李二陛下也有些不忍,还以为刚刚自己的话说重了。但想到各州县纷纷上报春耕将至,耕牛不足的情况,又是暗暗心忧,微微一叹后说道:“看来你这小子并不清楚这样的规定,可朝廷有朝廷的律法,若是不遵守,岂不是天下大乱?”“如今春耕在即,各地缺少耕牛的情况愈发严重,你却私自宰杀耕牛,怎能不让我生气?”“这样吧,正所谓不知者不罪,你且前去官府备桉,多交一些罚款,此事就此揭过!”看着为一头耕牛而心忧的李二陛下,杨帆有些五味杂陈。虽然这位皇帝在个人德行方面真不咋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家伙真是千古少有的好君王。不管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还是其他。但又有几个帝王能为如此小的一件事而斤斤计较?以杨帆与李二陛下的关系,若是发生在其他的朝代和君王身上,这种事轻描澹写便可揭过。如此注重细节,也难怪李二陛下能把大唐推向世界之巅,连唐化也流传千古。既然李二陛下如此看重耕牛,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自己提些条件应该也不为过吧?杨帆眼珠子转了转,问道:“大唐很缺耕牛么?”李二陛下不可置否:“当然!”杨帆笑着说道:“如果我能解决耕牛紧缺的问题,不知陛下有什么奖赏?”“你说什么,你解决各样的问题?”听到杨帆的话,李二陛下哪能再躺得住,像被针扎屁股一般跳了起来,紧紧的盯着杨帆确认。见到杨帆还是一如既往的点头,李二陛下激动地道:“只要你能够解决耕牛的问题,让春耕顺利进行,想要什么,朕无不应允。”“但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诓骗于朕,怪我无情。”杨帆毫无畏惧的与李二陛下对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李二陛下连忙接道。当杨帆把给牛穿鼻绳的方法说了出来,李二陛下半晌没回过神来。许久后,才不敢相信的问道:“这么简单?”杨帆笃定的点了点头,解释道:“陛下也知道,我们大唐并不缺牛,只是缺少耕牛而已。”“野牛之所以难以驯化用于农耕,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方法。”“这世界上很多东西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我们把它想得复杂了而已。”“至于这个方法行不行得通,找来几头牛一试便知。”见到杨帆如此笃定,李二陛下一挥手,豪气干云地道:“那还不赶紧去准备?”本来还想着消消食的杨帆只得吩咐下人去找几头野牛。看李二陛下这阵状,若自己不赶快行动,可能要被他立马捆着去,杨帆可没有受虐的爱好。杨府后院,几头野牛被木桩固定着,几个下人用烧红的烙铁直接穿通牛鼻子引得阵阵惨叫。在杨帆的指导下,用绳索穿过牛鼻子固定住。即使野性难驯的牛,只要被绳索穿过鼻子,十有八九只能乖乖听话。这种方法看是粗鲁,却能让人很好的掌控牛的行为。只需要通过几天的训练,这些牛便能够在农耕上大放异彩。看着一根小小的牛绳,在穿过牛鼻子以后便能很好的控制牛的行为,李二陛下啧啧称奇。甚至忍不住上前牵着牛绳转了好几圈,这让一旁的李君羡吓得惊惊战战。若是这些野牛突然爆起,伤到了李二陛下,他李君羡有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可看到李二陛下“玩”得起兴,李君羡也知道,若是自己敢阻拦,可能脑袋马上也要搬家。于是乎,李君羡看向杨帆的眼神充满了一些幽怨。每次见到这位侯爷,不是在玩心跳,就是在玩心跳的路上玩了好几圈,看着温顺乖巧的野牛,李二陛下双眼发光。若是能够有充足的耕牛,大唐的田地再也不用荒废了!只要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粮食,产量必然增加。粮食的增加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一多,兵源就多,那他东征高句丽的梦想将不会再遥远。不知不觉中,李二陛下的思绪飘远了!看着咧嘴直笑的李二陛下,杨帆心头鄙视不已。不过,却也知道自己赌对了!难怪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的好处终于显现。若不是前世不经意看到的这一篇研究,还真不知道穿牛鼻子这么一回事。而一旁的高阳公主也一副蠢蠢欲试的样子,顿时把杨帆吓得不轻。虽然疆绳能很好的控制野牛,可毕竟还没有经过驯化。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杨帆可不敢让她去体会。若是有个万一,那张娇艳如花的脸蛋随时都有可能破相,杨帆可不想冒那个险,这可关系到自己后半生的视觉感官。所以,当李二陛下把牛绳放下,杨帆赶紧让下人牵走,暂时惹得高阳公主气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