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来的正好(2 / 3)
,却被一个十来岁的小儿一口一个老儿的叫,那可真是搞笑的很。“噗嗤!”当场便有人笑出声来。特别是程咬金,直接捧腹哈哈大笑:“晋王殿下这股无赖劲果然有杨帆那小子的风范,实在太好笑了,简直是一个模子倒出来,如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晋王是杨帆那小子的私生子呢!”这回不仅是程咬金了,那一排顶盔掼甲的武将一个两笑得气喘吁吁,眼泪都流了出来!瞬间,朝堂上乱成一团。长孙无忌有些意外的看了李治一眼,真没想到平时胆小怕事的晋王居然有如此口才。心底暗自悱愎,难道杨帆那小子真能轻易改变一个人?李二陛下也投去赞赏的眼色。还是这个儿子贴心,居然会维护自己这个父皇了,这股愣怂劲果然有杨帆的风范。可是听到程咬金的话,怎么感觉那么不是滋味呢?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像杨帆的私生子?程咬金这个老憨货,真是太口无遮拦了。而李治听到程咬金的话,一张小白脸郁闷得快要哭了出来。杨帆那么可恶,谁像他的私生子来着?更何况,两人的年纪相差七八岁,怎么也不可能如程咬金说的那么离谱。可是面对程咬金这样的老杀才,李治根本不敢发飙,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朝堂之上。而有人眼看大好局面马上要消失殆尽,顿时不干了!只见太常寺卿宇弘缓缓出班鞠躬施礼。“天理昭昭,以情可动,如今关中旱情严重,臣恳请陛下,立刻下诏罪己,以救关中百姓”此老头眉毛从眼角垂下,可以知道平时保养得很好,一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敢恭维。老头的声音不大,但中气十足,在吵闹的朝堂中显得格外清晰。大殿再一次变得安静,很多人都不可思议的看向太常寺卿宇弘。这位老头的来头可不小!大家都知道大唐五姓七望这些世家的强大,但却也不敢小觑大唐的八大门阀。八大门阀史称“八柱国”。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由此可见,八大门阀的底蕴并不比五大七望差多少。而宇弘则出自八大门阀中的宇氏族。一直以来,宇宗氏都是以中立的态度呈现在朝堂之上。如今却参与到逼宫的行列之中,确实让很多人惊诧万分。听到宇弘的话,李二陛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虎目不时凶光乍现,显然已是怒极。毕竟,宇弘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李二失德,才导致上天惩罚。需要李二下罪已诏向上天赔罪,以祈求上天的原谅。归根结底,认为一切都是李二陛下的错,而且还要李二乖乖认错。不可否认,有的时候李二陛下是一个很大度的人。不管你怎么说怎么骂,他都会听之任之,甚至还会采纳。可有的时候,李二又是个很小心眼的人,因为他对于自己的名声很看重。若是有人不顾及他的名声,就算你死了,也得把你的墓碑砸烂。魏征死后就承受了这样的后果。可如今宇弘直接毫不留情的威逼,确实已经触到了李二陛下的底线。此时的李二陛下,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要不是拼尽全力控制,可能早就发飙了。自从登基以来,李二陛下可说是励精图治,一心想要将大唐帝国经营得强大无比,甚至远超任何一个盛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二可以忍受魏征毫不留情的诤谏,可以忍受御史台官员鸡蛋里挑骨头的弹劾和谏言。因为他清楚,兼听则明的道理。只有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摆在旁观者的角度,他才能更清醒的去看待国家运转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理智的去解决问题。但是,这不能代表他可以忍受这种凭空的污蔑!洪涝旱灾,本来就是自然现象,只有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才会容易被人忽悠。认为这与皇帝的德行有关,而那些饱读经史的儒家学子,难道不明白那只不过是天地运行的规律?这些人为了达目的,居然睁眼说瞎话,往他这个皇帝头上扣屎盆子,简直无耻透顶!李二陛下铁青着脸,怒不可揭。只是未等他爆发,却见朝堂之上半数以上的官员跪伏在地,口中高呼:“臣恳请陛下下诏罪己,以救天下百姓!”李二陛下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简直难以置信。这些家伙真不怕死吗?难道真不怕他李二将他们统统干掉?可思考来思考去,李二却知道,他还真就不敢把这些人通通杀掉。因为这么做的后果只有一个朝纲瘫痪,天下大乱!看着这群以天下苍生为借口威逼自己的忠臣烈士,李二陛下心里暗暗鄙视。真是他的一群好臣子啊!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后辈子孙能世世代代的享受高高在上的特权,这些家伙真是豁出去了!在他们眼里,只要能守住世家的特权,不被自己一点一点的蚕食殆尽,便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何况,如今只是无耻的一些,对这些世家官员而言,简直太小儿科了。可他们也不想想,努力想让自己服软,从而阻止科举。那还不如加强培养子弟的竞争力和增强自己家族的底蕴,让家族一直保持优势。正当李二陛下不顾一切想杀鸡儆猴之时,殿外传来忐忑的大喊声。“众禁卫听令,不管来者何人,只要敢靠近太极殿,给本将把它射下来”随后,殿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显然禁卫在布阵以应对可能来犯的敌人。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殿内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抬眼望去,却见百骑首领着急慌忙从门口大步踏入。见到李二陛下,李君羡便着急忙慌的汇报:“天边有不明物体往皇宫这边靠近,据观察哨来报,上面还有人在上面,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