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装神弄鬼(2 / 3)
再也顾不上什么君子形象,面色涨红,差点连胡子都翘了起来。这段时间被世家官员围攻,确实是太难了!长孙无忌则犹不敢信的挖了挖耳朵。如果杨帆真能操控上天何时下雨,那与神仙何异?长孙无忌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些后悔与杨帆作对。他根本没有怀疑杨帆说话的真实性。若是慌言,这可一戳就破了!好半响,李二陛下和房玄龄才觉得有些过于激动。干咳了几声,两人这才若无其事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李二陛下呷了一口茶水遮饰自己的尴尬,开口问道:“说说看,该怎么操作?”杨帆虽然有些郁闷,但整理了一下衣裳,还是回道:“据说,明天开始要刮东南风,而且还是持续一个月。”“不错,太史令李淳风也曾说过,但这与下雨有什么关系?”李二陛下有些不解。这反倒把杨帆问住了,让他不知如何解释。东南风,乃是风向的一种,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简单来说,东南风就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是吹向西北方向的风。长安位于西北,若有东南风,必然会吹来云朵,只是东南风风速较快,乌云不能停留、聚集,所以一直干旱。但这并不能难倒杨帆!若是万里无云,杨帆只能干瞪眼。可要是有云朵,杨帆就能让这些古人见识一下什么叫科技的力量。只要一直刮东南风,天上一直有云朵,杨帆就绝对能够解决旱灾的问题,把经过上空的水气全部留在关中一带。可这些问题对于古人太过复杂,也解释不清楚。于是杨帆只能故作高深的说道:“陛下,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东西还是保密为好。”“不过陛下请放心,微臣敢立下军令状,若不下雨,微臣甘愿献上项上人头!”见杨帆如此肯定,李二陛下终于放不下心来。这小子虽然胡闹,平时可是很惜命的。想到这儿,李二陛下并没有再追问,而是笑骂道:“朕要你脑袋干嘛,朕只要春耕能正常进行不说也罢,是否需要准备些什么?”“陛下,为了保密,微臣需要调动禁军的权限,您看,右卫左营在吐蕃之战中微臣用得颇为顺手,不知可否”杨帆没有客气,直接提出了条件。李二陛下没有丝毫怀疑,正想出言答应,长孙无忌顿时不干了!这吃独食的举动以前可都是他长孙家的,如今杨帆全部留给老部下。于是长孙无忌赶紧插话道:“陛下,虽然忠义侯有神鬼之能,一言一行皆有考量,可是朝堂之上最重平衡,如果只用右卫兵卒,左卫如何服气?”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晃然大悟。因为侯君集被免,李二陛下让长孙冲代领左卫军。这可是捞功劳的好机会,长孙无忌显然是想为自己儿子长孙冲谋福利。对于长孙无忌的建议,李二陛下并没有反驳,反而让杨帆遵照执行,左、右卫各抽调一半人手。作为皇帝,当然更懂得平衡之道。左卫大营,长孙冲端坐帅位,一身锃亮的铠甲看起来威风凛凛。人虽然看起来很帅气,但不管怎么看都少了一丝男儿的阳刚。此时,长孙冲面无表情,一脸严肃,对于杨帆的到来很是不爽。杨帆则坐在堂下,心里有些不以为然。这家伙居然想给自己下马威,真以为猪鼻子插大葱就能装象?不过,长孙冲这种人看起来质彬彬,可他一贯阴沉多智,又狠辣无情,与这种人打交道,还是要注意一点好。既然这家伙不说话,杨帆也懒得出声,可杨帆内心还是有些焦急的。要知道,出了皇宫他便马不停蹄的赶往这里,也是逼于无奈。赌约时间只有三天,若不抓紧准备,根本来不及。当然,这就不得不从大唐的军制说起。唐朝的军队,是名扬后世的府兵制。府兵制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征兵制度,真正做到了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朝廷在大唐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便是轮番参与京畿的戍卫任务。巡守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统领,十六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大唐十六卫遥领天下六百多个折冲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十六卫之中,左右二卫的地位略高一等。因为这是两支掌宫禁戍卫的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是,这些禁军并不是全部驻扎在长安城内。左、右大营驻扎在长安城几十公里外,互为倚角!此次搞人工降雨,当然要做好保密工作,自然要抽调最精锐的部队配合。虽然长孙无忌参合了一脚,但脏活累活多的是,所以杨帆并没有极力反对左卫加入。见杨帆并没有开口的意思,长孙冲放下手中的御令,问道:“你需要多少人?”长孙冲语气冷漠,一张臭脸差点熏死人,好像杨帆睡了他媳妇一般。杨帆憋了憋嘴,不以为然,这家伙的臭脸摆给谁看?若不是李二陛下的命令,谁特么想来你这里?不过,杨帆还是耐着性子说道:“需要一千五百人。”虽然这家伙是个装逼犯,可谁让人家有个好父亲,一个好姑姑呢!若是和这家伙一直闹腾,根本没什么意思。长孙冲皱了皱眉,有些不悦:“虽然不知你是如何蛊惑陛下同意你调动左卫兵卒,但我不得不警告于你,左卫乃是朝廷精锐所在,可不是你想调走就调走的!”杨帆心里腹诽不已,暗骂这家伙不识趣。若不是你父亲死乞白赖的求李二陛下,谁想来你这要人?说这么多废话干嘛,最后还不是得按照李二陛下的旨意办事?这小子显然想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