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封赏风波(2 / 3)
许有不同意见。但不管怎么说,李二陛下也是人,更何况他还是一位手执乾坤,掌握着万千人生命的皇帝。只要是人,就会有虚荣心,有欲望,就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面对贞观犁这种记录他功绩的神器,刚刚李二陛下确实有些得意忘形。可就在李二陛下认为又要被魏征斥责的时候,这老喷子居然一反常态,对自己完全顺从。这一刻,李二陛下觉得郁气顿出,那叫一个舒爽。不得不说,人就是贱皮子。这要是换了别人赞同,李二陛下高兴是高兴,可也仅此而已。身为帝王,好话听得还少了么?可这话从一贯唱反调的魏征嘴里说出来,那效果就截然不同。说明即使自己今天再得意,对杨帆的封赏再丰厚,这位老货也不会反对。越想越舒心,李二陛下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对着魏征征求意见道:“魏卿,既然你也认为贞观犁乃耕种神器,那你觉得要如何赏赐忠义侯为好?”魏征恭恭敬敬的说道:“既然贞观犁的功绩已有定论,赏罚皆由陛下裁定,老臣岂敢越俎代庖?”话里已经表明了态度,意思很明显,今天我给你的面子。不会抓着贞观犁的命名说事,也不会介意你的得瑟,你想咋的就咋地,你想咋赏就咋赏,哪怕不合适,我今天肯定不跟你唱反调!听到魏征的话,李二陛下心里真是太舒坦了!心说,你这老货要是总这么识趣,老子的心情也不至于那么郁闷。只要你魏征不唧唧歪歪总是找茬,那就没人敢再质疑自己了!此时,李二陛下心情好得不得了,就想直接答应杨帆索要的国公勋位。不说以前杨帆的各种贡献,即使这次求雨以及解决的耕种问题,功劳在这摆着,谁会不长眼反对?李二陛下得意非凡,抚着颌下短须,说道:“忠义侯发明贞观犁,此乃功在社畿,利在千秋的大发明,朕代天下百姓共谢之,特敕封为秦国公,赐美女一名,良田五千亩、钱财万贯、上好锦缎五百匹……”一口气,李二陛下直接说出来一大堆的奖赏。刚说完,李二陛下差点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人果然不能得意忘形,这一得意就容易冲动……如果现在就敕封杨帆如此极贵,以后有功劳那还怎么封,难道要封王不成?话已经说出口,作为皇帝,他又怎能出尔反尔。于是李二陛下只能寄希望有人能够出言反对,他也好找个台阶下。“嘶。”大家听到这么多的封赏,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很多人直接傻眼了。杨帆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国公了?要知道大唐建国已经几十年,早已经不是立国之初。即便封赏钱财土地再多,但对于爵位的赏赐却极是慎重的。而现在,李二陛下居然一下子就给杨帆一个国公的爵位,这谁敢想象。要知道,国公的封号是有规定的。秦国公,是中国古代封爵名,始于北周时期,位等同或低于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秦国公,是所有国公中最尊贵的封号,因为“秦”是先秦时期最强大的,李世民本人就曾被封为秦国公。秦国公,不但是从一品,而且世袭罔替、食邑千户,只要王朝不灭,是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众所周知,因李二陛下曾任尚书令一职,所以贞观起始,此职位便一直空缺。现如今朝廷的官职,就是司空、司马、司徒、尚书左右仆射、门下省、京兆、太原府牧、以及各卫大将军、各地大都督,这些官职才是从一品!可以说,杨帆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方大老,屹力于朝堂的最顶端。要知道,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这种开国功臣,如今也才是从一品的待遇。在场的人眼睛都泛起了红眼病!即便这个贞观犁乃是利在千秋的发明,也不至于直接扔给杨帆一个开国国公的敕封吧?要知道这还是最尊贵的秦国公!这让那些跟随陛下东征西讨兵将们怎么看?好多立下赫赫功勋的兵卒们,连个开国县男都捞不到呢!此时,魏征有些发懵,真是为难了。刚刚已经表态,今天不跟你李二陛下作对。可这一回头你就搞出这么大个事件,怎么收场。直接敕封一个开国国公,实在太过了!可话说出去,难道要失言么?若是默认,魏征又实在是如鲠在喉,心头纠结不已。不过,杨帆此时心里美得冒泡!咱也是国公爷了。虽然不知道秦国公这个称号的尊贵,但只要是国公,管他呢!自己终于成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一小挫人物了。最主要的是,只要不犯大错,只要大唐不倒,国公的称号就世世代代是他家的!这一刻,什么自由平等杨帆都抛到九霄云外,直接为这个美好的时代竖起了大拇指。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是什么社会,既得利益者都会去拥护对自己有利的。李二陛光有些闪烁。长孙无忌一开始也很惊讶,可见到李二陛下求助似的眼神,顿时明白了与李二陛下的难处。虽然他很想让杨帆领了这个爵位,以让众朝臣产生嫉妒心理,甚至群起而攻之。但他却不敢无视李二陛下的求助,只能说道:“陛下,虽然忠义侯改进贞观犁有大功,但毕竟也只是在直犁的基础上改进,若封国公称号,岂非太幸进,请陛下收回成命。”见到长孙无忌会意,李二陛下偷偷松了一口气,赶紧借坡下驴故作为难:“君无戏言,若朕出尔反尔,岂不失信于忠义侯?”长孙无忌终于确定了李二陛下的意思,赶紧说道:“忠义侯有大功,自然要给封赏,那多给些钱财便是,我想,忠义侯心胸宽广不会介意!”言下之意,这个国公有些重了,单单一个改进贞观犁还不太够分量,想要给封赏,多赐些钱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