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惊慌失措(2 / 3)
犯贼寇当场死亡一百三十二人,重伤三十余人,其余人逃跑后,也被末将全部击杀或抓回。」「经审问,来犯贼寇乃是由长孙膑领头负责,此人曾是长孙家的管家,不知何故,此人于凌晨在农庄暴毙,至于是否还有幕后指使之人,还有待查证!」「另,此次事件,末将之所以来不及回援,乃是受到褒国公的故意阻挠和拖延,折子里有详细记载,具体经过请陛下御阅。」李君羡大致做了汇报,随即递上了一塌纸张。显然,这些都是刚录完的口供和叙述的经过,根本来不及整理。不过,李二陛下倒没有责备,大致的浏览了一遍。「真是长孙家的人?」李二陛下皱起眉毛,结合手中的证据,很容易联想到了长孙冲。长孙冲与杨帆素有仇怨,显然有动机,也有这么做的理由。而且长孙膑作为长孙家的管家,一般人可号令不动。人证物证俱在,虽然没有把长孙冲当场抓住,但长孙冲怎么也逃脱不了干系。事情应该是长孙冲几次三番在杨帆手里栽跟斗,对杨帆怀恨在心。想要趁着杨帆负责火器监之时发动突袭。若能够把杨帆弄死,不仅可以除掉一个对手,更能报仇血恨。即使不能杀掉杨帆,也能够把火器监内的火器偷掉。今天就是杨帆交任务的日子,若是拿不出火器,自己定然会责罚杨帆。不管达到哪种目的,长孙冲都是最后的羸家。只是长孙冲想不到的是,杨帆早已发现了他们挖的密道,所以才避免一场算计。大致构架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李二陛下心里怒火滔天!明知杨帆正负责生产帝国的利器,长孙冲居然还不忘仇怨,简直是该死。最不可饶恕的是,段志玄居然故意放任这些人进去,何曾把朕放在眼里?如此罔顾国法、不守军令,与造反何异?李二陛下越看越生气,心头怒不可遏,直接大吼一声道:「百骑立刻给朕将那段志玄打入天牢,并让三司会审,若证据确凿,朕绝不轻饶。」「另外,传朕口喻,让长孙无忌马上进宫见朕,朕要亲自问问他,他是怎么教导儿子的,眼里还有没有朝廷律法,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让他把长孙冲给交出来,不然,包庇者同罪!」李二陛下怒火冲天,发出了一连串的指令。殿内的内侍宫女吓得面如土色。李君羡起身领命道:「遵旨!」转头看了一眼杨帆,便直接转身走出了甘露殿。此时杨帆倒暗暗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个坑挖得不错,虽然差点连自己也埋了进去,但长孙冲想要再给自己找茬的机会基本不可能。私自让人进入火器监都是死罪,何况长孙冲不仅想弄死杨帆,还想把火器偷出去。虽然长孙冲可能更多是为了找杨帆寻仇,但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了,长孙无忌即使想包庇也没有那么大的手。而段志玄看似只是辅助,但却触动了李二陛下心底的那根弦。毕竟,禁军可是保卫皇城安全的。虽然这一次段志玄针对的杨帆,但谁又能够保证下一次不是针对皇帝。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李二陛下绝对是零容忍的。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安全交由一个不确定的人来决定。当然,李二也不会一刀把段志玄给宰了。不可否认,李二陛下这人还是很念旧情的。段志玄鞍前马后的跟着李二陛下打天下,所以李二不太可能对着老部下举起屠刀。但段志玄想要再复起,此生是没有机会了。再加上他两个儿子都被杨帆弄成了残废。可以说,段氏一门从此以后将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机会和能力再找杨帆的麻烦。这一次,段志玄可谓是遇上了长孙冲这个猪队友,算是彻底栽了。而李二陛下怒气冲冲的宣长孙无忌进宫,想让长孙无忌把长孙冲交出来。不管结果如何,杨帆算是彻底与长孙无忌撕破脸了。当长孙无忌来到甘露殿的时候,李二陛下不知是什么心思,反而让杨帆退到了屏风之后,并不让两人直接相见。来到甘露殿,此时长孙无忌内心有些揣揣不安。今天的朝会突然宣布延后,这让长孙无忌感受到了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压抑。要知道,李二陛下自登基以来,除了先皇驾崩的时候朝会推迟三日,其他的日子李二陛下可从来没有推迟。如今李二突然搞这么一出,一路上长孙无忌不断揣测着皇帝的心思。进入大殿,长孙无忌行礼后君臣相对而坐,这也是以往的习惯。李二陛下并没有说什么,自顾自呷着茶水,面无表情,沉默不语。长孙无忌瞅了瞅李二陛下的脸色,心里有些忐忑。根本不知李二突然宣他过来有什么要事相商?但心底却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担忧,因为皇帝的神情举止实在有些反常,与往日完全不同。见李二一直不说话,让长孙无忌如坐针毡,只得试探着问道:「陛下,宣微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难道是今早朝会推迟一事?」李二陛下依旧喝着茶水,默然不语,不过一双虎目却神色莫明的盯着长孙无忌看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辅机啊,咱们认识也有三十年了吧?」长孙无忌微微一愣,有些猜不透李二陛下的心思。一般来说,皇帝与臣子聊家常,要么是想拉拢人心,要么是想敲打臣子。自己与李二陛下一路走来,属于坚定的保皇派,皇帝根本用不着拉拢人心。那么,这么问就只有敲打自己,让自己不要仗着以前的交情倨功自傲。可是长孙无忌仔细回想这段时间以来的作为,并未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因此,长孙无忌心中踌躇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不过既然皇帝问了,长孙无忌只能如实回答,微微一叹后感怀道:「陛下,臣记得,第一次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