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2 / 3)
谗言媚上之极限。遍数历朝历代之奸佞谗臣,靠着这番话杨帆就已经能够站在巅峰之境界。与此同时,更令李承乾、李泰震撼的是,杨帐将这么大一笔钱拿出来,明显不是因为父皇厚颜无耻的表露出想要咬一口而临时做出的决定。奏折都写好了,显然是早有预谋!这家伙原来早算准了父皇会眼馋这笔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个子都不留,全都献给皇帝。这位妹夫实在太有魄力了!这可是一百多万贯啊!就算他们是皇子,若真收到这么多钱也不敢说就能心甘情愿的奉献出来。不过,李二陛下的震撼更甚!最需要钱的时候,杨帆的举动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甭管这小子藏着什么心思,能够把这一百多万贯贡献出来,就足够表明杨帆是坦荡的。可见杨帆对于帝国有多么热爱,对于他李世民有多么忠诚。也更加让他放心杨帆此次江南之行。即使杨帆有什么算计,这一笔巨款足以让李二陛下忽视其背后有什么阴谋诡计。对于一个忠贞不二的臣子来讲,即使再吹捧,皇帝都不会怀疑!看到奏折上写到:“请陛下把这笔钱财用在帝国的建设上……”。李二陛下深深吸了口气,直视着杨帆,说道:“朕会对文武百官言明,万年县公清廉公正,为帝国的利益不惜背负骂名,朕心甚慰。”一句表扬的话,李二就把一百多万贯收入囊中!杨帆虽然打着上缴钱财为帝国贡献力量,实则皇帝想把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还不是他李二一句话的事儿?当然,杨帆把这笔钱交给他李二陛下,自然而然的就消除了以后有可能给杨帆带来的弹劾。此时的李二心情大好,大手一挥说道:“你小子忠心可嘉,知道把赃款上交,有什么要求,说出来吧,只要不太过分,朕都答应。”杨帆主动把这笔钱送出,绝对不会有人说是他李二陛下威胁杨帆将这笔钱拿出来的。既然杨帆这么识相,李二陛下决定大方一回。与杨帆的高尚相比,李二觉得自己起初还想着用以权谋私的罪名恐吓杨帆,让他把钱财交出来,吃相简直太难看了。见李二陛下没有责怪,反而一脸高兴,杨帆呵呵一笑道:“这都是儿臣的本分,当不得您如此夸赞。”这种不骄不躁,不居功自傲,犹如谦谦君子的模样儿,真是正直名臣之气度啊!此时李二陛下唏嘘不已。他一直高看杨帆,却发觉还是将他看低了。李二哪里知道,此时的杨帆心中正在滴血。一百多万贯啊!特么谁能想到武媚娘这一手居然搞了这么多钱?若非此事必然会马上传的天下皆知,随之而来的弹劾必将犹如雪花一般涌来,谁又想把钱白白的送出来?此次下江南,杨帆可不只是想平定江南,而是想把琉球岛发展起来以作为自己的退路。想发展一个地方,所耗费的钱财可谓是个一个天文数字,能省则省啊!不过,杨帆知道这钱拿着是会扎手的。若是正常的生意,或许还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以许官的名义挣一百来万贯,这足够驱使那些御史言官变身疯狗扑上来将他扳倒。既然这些钱留不得,那就贡献出去。从这个角度来说,一百多万贯跟一分钱没有其实没什么区别。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唐伯虎果然不欺我。很快杨帆便释然了,告辞皇帝,潇洒离去。此时李二父子三人却还在宫殿里发呆,慢慢消化着一百多万贯带来的强烈震撼。良久,李二陛下方才吁出一口气,叹道:“此子之心志的确异于常人,一百多万贯的现钱啊,他居然毫不犹豫献出来,真乃人间豪杰!”当然,若是李二陛下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女人做的算计,他还会不会说出这个赞语!李泰有些不愤的说道:“父皇,怕是他自己也很清楚,许官挣钱必然引起哗然,怎么说他这钱赚得也有些‘以权谋私’的嫌疑。”“显然他也怕有人追究,所以才赶紧献出来,毕竟,一旦此事传出来,必然引起御史的弹劾,也必将受到父皇的责罚,还不如主动献出来博取父皇的好感。”虽然这确实是杨帆的本意,但李二陛下显然想得更深一些。“如此一大笔巨款,杨帆能做到丝毫不拖泥带水,没有一丝一毫的卷恋,可以看出此子对于钱财其实并不太看重,他看重的,正如他所说,是帝国的强盛!”“更主要的是,杨帆明知道这些钱收得烫手,那为何还要收呢?明显是知道他这个皇帝缺钱,所以才不顾名声许官收钱,这简直是大大的忠臣。”见到李泰一脸吃惊的模样,李二陛下笑呵呵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杨帆刚才那番话太过于无耻,阿谀奉承至极点?”虽然不愿意说杨帆的坏话,但李泰还是点点头。那番话实在是太没有底限了啊,正直之臣谁能说出来?李承乾却显然不这么看:“四弟,你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你或许没有注意妹夫说这番话时候的眼神,妹夫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绝对真情实意!”“孤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杨帆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因为这个帝国而自豪,因为他愿意为了这个帝国去做一切!”李泰默然无语。他很想说难道就不会是杨帆在演戏?越是大奸大恶之辈,就越是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令人看上去无比真诚。可是看到李二陛下点头颌首,只得将这话吞回肚子。显然李二也愿意相信杨帆对帝国、对皇家的忠诚。看来,父皇要让杨帆做一个忠君爱国的典范!……杨帆许官收好处一百多万贯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席卷了整座长安城,满朝文武议论纷纷。每千文为一贯,如果全部为铜钱,将近一百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