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作诗打脸(2 / 3)
不能做事,起码不会耽误你的大事儿。可这些人目光短浅,只知道通过打压别人来体现自己,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些人不把你拖进坑里就要烧高香了,难道还指望成为你将来的班底?眼光真不行啊!难怪原历史李恪被弄死也没人站出来帮他!对于这种勾心斗角的氛围,杨帆已经有些不耐了。要不是因为与李恪交情不错,他真不想再呆下去。岑文本、程怀亮之类还好说,其他人……呵呵!李恪很了解杨帆的脾性,一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不妙,心里不由一紧。这小子若是当众发飙,咱的脸面可就丢大了!李恪赶紧用眼神提醒多忍耐忍耐。见此,杨帆郁闷不已。不过,李恪的面子必须得给,只好一杯接一杯喝闷酒。孙吴见杨帆并未理采自己,神色便有些不豫。他亦是少年才子,在江南薄有名气,因为爱慕长乐公主而不得心里忿忿不平。如今杨帆娶了长乐和高阳两个公主,难免心里羡慕嫉妒恨。见到杨帆不接嘴,孙吴眼珠转了转,提议道:“今日殿下为县公践行举行酒宴,何不趁此机会请他赋诗一首以壮此行?”“久闻县公诗词无双,才学冠绝天下,可让我等见识见识名满大唐的才子的绝世才华?”杨帆的诗词确实做得好,孙吴也听说过。但他却不相信杨帆的这些诗词都是临场写的,毕竟,诗词歌赋是要反复推敲、仔细凋琢才能完美。想当年曹子建七步成诗,为天下才子惊为天人,但也只能临场写出一首。难道杨帆能比得上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不成?孙吴根本不信,想要给杨帆一个下马威。在他看来,杨帆不过是仗着会拍皇帝的马屁才娶了皇家的两名公主。若真论起才华,他根本不相信杨帆能比他强多!一旁的岑文本含笑不语,斜睨了孙吴一眼,根本不屑一顾。且不论杨帆是否能当场赋诗,单说今天乃是吴王殿下为杨帆践行设宴。这般挑衅杨帆,将吴王殿下置于何地?即使不服杨帆可以,但是再不服也只能藏在心里。难道还看不出吴王殿下对于杨帆的重视?如此浅薄浮躁之辈,非是良臣益友。吴王殿下想通过孙吴拉拢江南士族,看来这部棋走错了!岑文本轻轻饮了一囗酒,心里将孙吴划入不可深交之类型。回去以后,一定建议李恪远离这家伙。见到孙吴不依不饶,李恪面色难看,澹澹扫了他一眼,不悦道:“今日除了为妹夫送行,更主要的是新年大家一起饮酒作乐,至于做诗,兴致使然,不必强求。”听到李恪维护杨帆,孙吴一张脸顿时涨成猪肝色。他当然知道李恪重视杨帆,却未想到重视到不惜打击自己颜面来维护杨帆的程度。毕竟,他也能够猜到李恪拉拢他的心思,就是为了得到江南士族的支持。而他们孙家属于江南士族的顶级豪族,自然有着自己的骄傲。见到李恪出言维护,杨帆心头的气消了一些,轻笑一声,说道:“殿下,这位朋友既然如此有雅兴,微臣若不露一手,岂不被他看轻了?”“再说,殿下刻意为微臣践行,我总不能破坏了这美好的气氛。”言罢,未等李恪说话,杨帆便转头看向杨帆,澹然说道:“汉末三国东吴孙权一族,可是朋友的先祖?”孙吴面色难看,以为杨帆是要拿“国破家亡”只是嘲笑他?心头怒火升腾,但是碍于有李恪在场,未敢发作,只是咬牙切齿回道:“是又如何?”杨帆微微一笑:“据闻,汉末孙策勇武过人,实乃万人敌,孙权治国有方,是一位多得不可多得的帝王。”“当年孙氏兄弟白手起家,打下了诺大的江东,让孙氏一族名望达到了顶峰。”“众人只知道你先祖孙权治国的能力,却不知他才华更是出众,实乃少有的才子,不知是否为真?”孙吴略感意外,傲然道:“你说得不错。”虽然亡国了,但孙权的文采和能力是受到后世肯定的。杨帆笑了笑,说道:“你祖上是孙权,在下真是仰慕至极,为何自先祖以后,孙氏一族在江南却销声匿迹?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作一首诗向你先祖致敬。”众人都屏气凝神,等着杨帆作诗。岑文本饶有兴致的看着杨帆,这家伙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孙权。要知道孙权在汉末怎么也算是一代枭雄,一般人哪敢这般无礼?此时孙吴也紧张了起来,他心里有些后悔挑起事端了!他真害怕杨帆棒槌的性格,会做出有辱他们孙氏的诗词。此时,孙吴心里很是恼火,气鼓鼓的看着杨帆,眼里含着警告。有什么你就冲我来,把矛头指向祖先,着实可恨!一旦真做出什么有辱先祖的诗,整个孙氏家族岂不是永远抬不起头来?但这是由他先挑衅的,这时候即便后悔也无法终止了。只能期待杨帆不会太过!可他哪里知道,杨帆对于敌人可从来没有手软的时候。杨帆沉吟一番,好像在构思,却不知他一直在观察众人的反应……半晌后,杨帆轻吟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刚刚念出两句,李恪脱口赞道:“意境深远,好诗!”在场的大部份人也认同的点了点头。虽然只是半阙,但已然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若是后半阙能在此基础上赋予整首诗真正的主旨和灵魂,那么堪称绝唱!孙吴由惊转喜。在他看来,杨帆这是夸奖先祖孙权治理江南时的繁华。于是兴致勃勃的等候杨帆念出下半阙,连挑衅杨帆的事儿也忘了一干二净!老杜的诗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当杨帆念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时候,满室皆静,瞬间鸦雀无声。而孙吴脸色苍白,浑身颤抖!李恪以手抚额,无奈叹息!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