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2 / 3)

加入书签

己的两个宝贝女儿说这件事。唉,若非自己急功近利,想要拿下江南这块肥肉,事情何至于此?本来以为江南士族就算反抗,只不过是玩弄一些手段,令杨帆在江南毫无作为。却不想这帮狼子野心的家伙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围攻朝廷命官,胆子实在大了!咬了咬牙,李二陛下转头看向了一众武将:“几位将军以为该如何处置?”本来就与杨帆交好,又是自己的儿子送来奏报,程咬金马上出列道:“陛下,老臣认为应该从关中带兵平定叛乱……山越反叛,江南士族无动于衷,其心可诛,显然,他们旨在把江南从大唐的国土分裂出去。”“请陛下让老臣作为先锋官,某愿率军南下营救驸马,并平定山越叛乱,若有阻拦者,老臣必将那些有异心者斩杀殆尽!”虽然已年过半百,但程咬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震得大殿嗡嗡作响。此言一出,秦琼、尉迟恭、牛俊达等武将尽皆站出班列,齐声附议,皆愿意率军南下营救和平叛。倒是英国公李绩面沉如水,根本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见武将一方全都支持从关中派兵前往,江南士族的官员顿时大骇不已,赶紧跪地道:“陛下,万万不可依照卢国公的建议啊!”“山越人虽然反叛,但都是乌合之众,难成大器,若驱使关中大军南下,不提军饷粮秣耗费无数,单单大批人马下江南都会使得江南百姓人心惶惶,可能会动摇江南的根基,此乃得不偿失。”秦琼眼睛一瞪,大吼道:“一群腐儒真是见识短浅,难道就任由山越作乱,任由驸马爷战死江南,难道要让英魂饮恨,忠臣泣血你们才安心?”杨帆曾救过他的性命。在秦琼看来,这条命都是杨帆给他的,当然对这些反对的江南官员没好脸色。另外,武将的功勋自战场而来,亦要通过战争来维系。这几年大唐四临安定,该灭的都已经灭了。秦琼近年来因病已经鲜有出征,导致在军中的影响力直线下降。现在有了山越反叛这个由头,正可率军南下一举荡平。既稳定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也可捞取一份功勋。更何况,武将集团一直对杨帆极为看好。认为杨帆可以在成为大唐未来武将集团的顶梁柱,是武将集团维系朝堂话语权的希望所在。现如今居然被江南士族暗算,即将含恨折戟在小小的山越人手中,心头怎能不怒气冲天?只要关中大军南下,不管是什么牛鬼蛇全部一网打尽。正好以武力镇压江南士族,把江南掌控在朝廷手中。这样不仅一劳永逸,而且能永绝后患!虽然可能会让江南动荡几年,但绝对是利大于弊。秦琼的性格可不是长相那般粗犷,心思细腻着呢,自然能够猜透李二陛下对江南的志在必得。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大惊失色,不少江南士族的官员都吓了一大跳。他们江南士族虽然敢于跟皇帝扳手腕,那是认定皇帝不愿使得江南动荡不安。若是皇帝铁了心要一举荡平江南,宁肯自己的东征计划推后,那江南士族必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一旦关中大军南下,哪会只是单纯的剿灭山越?只怕李二会以各种名义将江南士族全都一锅端了!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江南士族在这次事件当中的确摆脱不了嫌疑,甚至是亲自参与到其中。此时,江南士族的官员终于害怕了,纷纷跪倒惊呼道:“陛下,江南本来就有府兵,关中军不可轻易南下,否则兵戎相见,容易动摇国本……”看着齐齐跪倒在地上的几十名江南士族官员,李二只是冷眼相看,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转眼看向萧瑀,目光如同刀锋一般锋利,语气犹如万年寒冰:“宋国公,你萧家作为江南士族的领袖之一,自然对江南最了解,依你之见,朕该当如何处置?”萧瑀的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苦笑着说道:“微臣……微臣认为陛下先下旨意,令江南各卫府抽调精锐府兵即刻赶往云台山,务必将驸马解救出来。”“对于江南水师攻击大都督船队一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应该马上派督察御史下江南彻查此案,一旦落实以判乱罪重处罪魁祸首方为正道。”“至于剿灭山越叛军,根本用不着关中健将,只需江南府兵便能轻易解决,更何况,只要驸马爷在江南开府建衙,山越这种宵小之辈不足为惧。”他已经感受到了李二即将爆发的愤怒。跟随李二多年,已经被李二贬了三次,萧瑀很了解皇帝的性情。他知道若是李二这股怒气爆发出来,江南士族必将血雨腥风。萧瑀不由在心头大骂。江南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情,自己事先居然完全不知情!这帮愚蠢的东西难道不知道这是在玩火么?真以为弄死一个杨帆就能打消李二掌控江南的心思,真是愚不可及啊!李二冷冷的望着萧瑀,然后扫视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江南士族官员,将杨帆的“血书”递给身边的内侍。“送去给朕的好臣子看看,什么是忠臣,什么是国士无双,什么是铁骨铮铮!”内侍双手捧着血书来到萧瑀面前……萧瑀战战兢兢接过,一目十行,粗略一扫,就觉得脑子发晕。一众江南官员看完,直接吓得瘫软在地,赶紧大呼道:“陛下,微臣真不知情啊……”李二陛随着杨帆的“血书”在武将之间流传。见到“血书”的那一刻,程咬金老泪横流,心头如被刀割一般剧痛,哽咽不能言。要说与杨帆的关系,程咬金是最好的,他早已把杨帆当成了自己的女婿。可如今……唉!当血书在武将这边传阅完毕,阵阵赞叹声在大殿中升起。“若微臣不幸殒命,希望陛下能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