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本论语愣是被你解释成抡语了(1 / 2)

加入书签

“陛下……”“陛下啊!”皇宫,东阁。时任礼部主事、兼大本堂儒学提举的宋濂,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气冲冲的来到了大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御案前。“宋夫子?你咋了?怎气成了这般?”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身龙袍,本来正端坐在御案后批阅奏疏。见了宋濂这副模样,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久居上位,又已御极登基数年,已完全磨去了朱元璋原本那一身的草莽气息。现在的朱元璋,龙行虎步,如渊峙岳。虽然言辞仍旧颇接地气,但已经难掩浑身帝王之气。“陛下……”宋濂气的牙齿乱颤。“曲解经典,辱及先贤!”“更兼强词夺理,屡教不改,孺子不可教啊!”“再这般下去,只怕老臣,老臣……”“老臣有负陛下重托,实在是不堪教导众皇子这一重任。”“还请陛下,可怜老臣年事已高,准老臣……准老臣……”“告老还乡……”宋老夫子句句泣血,说的仿佛马上要天塌地陷了一般。那一副心丧若死的模样,当真是我见犹怜。哦,这么一说朱元璋就明白了。原来是咱那几个儿子,又作妖把这个教书的夫子气着了。宋濂作为如今大明第一等的大儒,是朱元璋亲自给儿子们安排的授业恩师。就为了这点子事……“宋夫子,不至于不至于。不过是几个黄口小儿,哪儿就逼你到了要辞官回家的地步?”“咱那几個孩子啊,确实是有几个顽劣的。但是大部分,还是好的嘛。”“宋夫子不必生气。你这个当先生的管不来,咱这个当爹的来管!”“说吧,惹了先生的是老二,还是老四?咱这就去给先生出气!”说着,朱元璋站了起来,做出一副和宋濂同仇敌忾的模样。不过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几个小崽子,还能闹翻了天不成?这老倌儿,就是喜欢夸大其词。屁大点事,整的跟失了贞的小媳妇似的。不过,宋濂这老倌儿是当世大儒。大明初立,还有很多用得着他的地方。做做态,打那两个崽子一顿,让这老倌儿泄了怨气也就是了。“不是二皇子,也不是四皇子……”宋濂却摇了摇头,一副捶胸顿足的模样。“大逆不道的……是五皇子,是五皇子哇!”“老五?”朱元璋倒是愣住了。“老倌……老宋啊,这不对吧?”莫不是自己听错了?自己这几个儿子里,老二一直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老四则是一只皮猴儿。这两崽子惹夫子生气,那倒稀松平常。可是……老五?老五朱橚(音同“肃”。笔画太多看着眼晕,后面就直接称“朱肃”了),小时候倒是颇为顽皮。但五年前生了场大病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再和其他孩童玩闹。幼时,朱老四喜欢带着兄弟们用尿和泥巴玩。老五就从不参和,他总是躲得远远的,用一副关爱弱智儿童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兄弟们。平日里除了懒了点,喜欢窝在房里躺着,然后挑食的紧,不论什么吃食总不合他的意。倒也没其他的大毛病。这样一个孩子,居然能把宋夫子气到辞官?“老宋啊。”朱元璋一头的雾水。“老五平日里挺好的娃子,怎么就将你气成这样了?”“你跟咱说说,他都干啥了?”“他……他……”宋濂张了张嘴,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有辱斯文,有辱斯文……”“陛下您,自己看罢!”说着,从怀里摸出几张纸来。“嗯?这是何物?”朱元璋接过那纸,只见上首写着:论语居学,朱肃。“这是咱家老五的课业?嗯,这字不错,青出于蓝!”朱元璋先赞了一声。所谓居学,大抵就是课后作业的意思。这张纸是朱肃上交给宋濂的作业。老五别的不说,这几个字,可比自己这个当爹的飘逸潇洒太多了。就您那笔字,谁都比您强啊……这句吐槽宋濂硬是给忍住了。朱元璋布衣皇帝,成年之后才开始习字读书,那笔字实在不敢恭维。“陛下啊,重点是内容,内容!”“唔,咱看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释义: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而我还没发怒,这已经很君子了。’”“啊?这……”朱元璋读到这,饶是他见惯了无数大场面,也不禁目瞪口呆。圣人的论语,还能这么解释?一旁侍立的侍卫二虎,听到五皇子这么解释论语,更是差点喷笑出声。不过他终究没笑。嗯。专业的侍卫,无论多好笑的事情,都不会笑。“这句还算是好的,陛下,您看看其他……”宋濂一副怒火中烧的模样。“唔,‘君子不重不威’”“‘释义,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力不足者,中道而废’”“‘释义:力量不如我的人,在半道上就只能被我打废。’”“‘子不语怪力乱神’”“‘释义:孔子懒得和别人废话,都是直接施展怪力将敌人揍到神志不清’”“……”“噗!”二虎终究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在朱元璋和宋濂的双重怒视下,这才十分难受的再次憋了回去。“这些,真是老五写的?”朱元璋抖搂着那张纸问。“正是。”宋濂点点头。“还不止如此。臣责问五皇子,为何出此低俗之言,五皇子却振振有词,反问臣怎知这不是孔圣人真意。”“甚至还贬及朱子。言朱子非孔圣,他五皇子亦非孔圣。凭何朱子所注释的便是孔圣真意,而他五皇子写的释义,却要被称为歪理。”“陛下您说,这般辱及先贤,还不知悔改……”“臣实在是……实在是……”宋濂说着说着,又开始哆嗦。他执教数十年,何曾见过如此顽劣的弟子?没气死过去都是孔圣人保佑了。“这逆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