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李世民嗤道:“那你可是想去找你阿翁,让宫中来采买?宫中采买之事不简单,你莫插手。” 李承乾气怒叉腰:“阿耶别看不起人,难道我就只有这点本事吗?” 听这意思不是这两处,李世民放心了:“哦,那你打算如何?” 李承乾本来想说的,被他如此看扁又不愿意说了,哼哼两声:“我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李世民:…… 李承乾不理他,转头询问长孙氏:“阿娘说有很多像村子里情况一样的人,或是比他们过得更艰难的人,那除了这处村子,阿娘还有教哪些村子制作豆皮千张?” 长孙氏摇头:“暂时没有。我与你阿耶想着,先观察一阵子,看村子里买卖这些东西的情况,再进行下一步。” 李承乾笑嘻嘻请缨:“那这事就交给我好了!” 说什么用豆皮等物敛财是小道,用他们改善民生才是正途,还暗指他气愤尹家人的行为不大气,格局小了。害他陷入误区。他想教训尹家人坏了他们的生意,跟利用豆皮等物帮助百姓有冲突吗?根本没有好不好! 李承乾骄傲地拍着胸脯保证:“阿娘放心,我一定把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又转头气鼓鼓怒瞪李世民:“你们大人太笨才做选择题,像我这么聪明的小孩子当然是两个都要!” 李世民:???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①这里八郎九郎指得是尹德妃的儿子李元亨以及张婕妤的儿子李元方。一个排行第八,一个排行第九。 李渊晚年特能生,登基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还生了一堆。退位当了太上皇以后,又生了一窝。 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李元婴。因为他到哪都盖滕王阁。没错,就是滕王阁序那个滕王李元婴。这人穷奢极欲,热衷盖楼。李世民给他换个地方他盖个滕王阁,再换个地方他再盖个滕王阁,孜孜不倦,盖楼不止。 第12章 李承乾可不是个“嘴把式”,他说干就会干。次日便计划前往平康坊,考虑到自己年幼,怕被人看轻,临时抓了长孙家庆做壮丁。 长孙家庆乃长孙安世嫡长子,长孙氏的堂侄。李世民与长孙氏夫妻感情好,对长孙家也多有关照,李承乾开蒙时,直接任命长孙家庆为侍读。 即为侍读,便该对李承乾的学业起到指教引导之责。奈何李承乾有陆德明孔颖达两位大儒讲师,自身又十分聪慧,基本当日所学课堂上就领悟了,少有需要请教长孙家庆的地方。长孙家庆这个侍读少有用武之地,这两年逐渐沦为“陪玩”,偶尔也帮李承乾干点别的活。 对于平康坊的醉仙楼,长孙家庆比李承乾更熟,算是常客,三两句话便让掌柜答应通报东家,紧接着就有人带他们前往东家住所。 这位东家姓骆,名唤履平,祖籍义乌。父死母改嫁,他随母亲继父来到长安定居,因脑子灵活,从小买卖做起,一点点积累,如今已有房有车有了醉仙楼,生活安稳富余。 他的住所离平康坊不远。房舍不大,胜在整洁舒适。 长孙家庆不绕弯子,开门见山:“今日来见骆老板,是想跟骆老板谈笔生意。想必骆老板也清楚一品香缘何客似云来,不知他们店中的各类新品菜谱,骆老板有没有兴趣。” 骆履平:!!! 一开口就是人家的招牌菜谱,搞这么大的吗? 他狐疑看过来:“足下的意思是?” “我可以给你菜谱。白送。” 骆履平大惊,心下疑窦丛生。 长孙家庆直言不讳:“骆老板不必担心,我说给便是真给,菜谱货真价实,这点你可以放心。至于我为何这么做,自有我的原因。” 骆履平很是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能日赚斗金的菜谱白送给我,足下让我如何相信?” “菜谱白送给你,却非没有别的要求。” 这才正常,骆履平心中一喜,转而又摇头:“说实话,足下给予这么大的诱惑,我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可豆皮千张等物据说是尹家的独门货源,我便是拿到菜谱,没有食材,又有何用?” 长孙家庆轻笑:“我既然有菜谱又如何会没有食材?骆老板近日不曾去西市吧?” 骆履平身形一顿,眉眼上挑:“足下是指西市疑似有农户售卖豆皮千张一事?” 长孙家庆笑容又大了两分:“才卖了几日的东西,尹家都不曾注意,骆老板便已察觉,可见骆老板消息灵通,耳听八方。” 骆履平面上不显,内心却惊讶得很,这事他也是早上刚听闻的,仆人来报只说疑似,未敢断定。他正打算去查查,想着若真有别的办法拿到食材,或许自己就能研制出菜品来。 “骆老板,我给你菜谱,但你的食材需由我们来提供,价格依照市场略低一成,可行?” 骆履平明白过来,对方送菜谱,为的是卖食材。可对方没要高价,反而比市场低一成,这要求不过分,甚至能说诚意十足了。 骆履平心念转动:“据说这些菜品大多是铁锅炒制。” “确实是铁锅炒制。”长孙家庆听出了骆履平的言外之音,转头看向一旁默不作声只顾喝茶的李承乾,试探道,“这铁锅……”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他菜谱都给了,还要他解决铁锅?想得美! 骆履平便知事不可为,不再多言。但他十分震撼,此前他就瞧出这一大一小不太对劲,虽然一直是大的在与他交谈,小的一言不发,可大的说话时总有意无意去看小的,仿佛是在以小的脸色行事。他还当是自己的错觉,原来竟真是如此。 骆履平咋舌,看来这小童的身份不一般,该是怕自己年纪小,说出的话别人不信,当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