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加入书签

“对,太子殿下,这不是你的错,不是朝廷的错,要怪只怪那些杀千刀的突厥人!” “突厥自己的地盘不呆,就想着闯别人家来偷来抢,是强盗,是土匪。不,他们比强盗土匪还可恶。” 杨富贵面目激愤,他轻轻推开母亲,决绝站出来:“各位听我一言,我们相信圣人神勇。圣人打了那么多场仗,以前他能赢,这次也一定可以。更何况太子殿下说了他身边还有许多能臣良将。我们不一定会输,就算当真……” “当真战事危急,不就是兵力吗!将士不够,还有我们。老弱妇孺便罢了,我们男丁总能凑个数。在场的男儿,你们若是有血性的,就随我一起。我们投军去,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此话一出,立时有人附议:“其他人怎么想我不管,我应你。如今的朝廷多好,我都存够钱能娶媳妇了,这样的好日子若是没了我们上哪再找去。反正前朝那样的生活我不想再过了。突厥要打,那就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是我赚了。” 紧接着是第三人:“那些读书人不常说大丈夫如何如何吗?要我说,大丈夫就该保护父母保护妻儿。便是为了她们,我也要战。我不逃。此战赢了,我们还能过回好日子;输了便如前朝一样,那跟死有什么区别。不如放手一搏!” 是啊。如今的和平与美好来之不易,他们十分珍惜。前朝的苦难犹在眼前,他们忘不掉,不忍回顾。 放眼身后,是刀山,走过去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放眼前方,是火海,但若能趟过去,是一路繁花似锦。该如何选择,几乎不必过多考量。更何况这条火海之路上,圣人一马当先,太子紧随其后。有此等明君国储相伴,又有何惧! 很快,出现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 “算我一个。我这么大块头,肯定不只杀他们一个两个,总能杀多他们几个赚够本。” “也算我一个。” “还有我!” “再加上我。” “为了父母妻儿,为了如今的好日子,为了圣人,为了太子,我们跟他们拼了!” “对,拼了!” “拼了!” …… 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 李承乾耸了耸鼻子,双手微微握拳。他看向杨富贵,看向这些一一站出的每一个人。其中有些是他曾走访过的村落,帮助的人民,是他熟悉的面孔,而有一些是他不认得的。但他努力记住他们,记住每一个人的脸庞。 他坚信将心比心,坚信努力不会白费,付出必有回报。 他缓缓开口:“突厥人身强马壮,你们不怕吗?” 杨富贵笑起来:“怕又如何不怕又如何?太子便不怕吗?太子为何要死守,为何不肯退!太子殿下,你说了,长安是我们的家,我们共同的。我们!” 他强调了一下这两个字,咬音特别重。 “既然也有我们的一份,为何要全靠圣人,全靠朝廷,全靠太子。我们不应该出一份力吗?不应该去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吗?我们能肩挑,能手扛。我们种田搬物诸多苦活都干得,如何不能上战场。” 人群之中传来附议者:“这话说得好!铮铮铁骨好男儿,保家卫国真英雄!哪怕战死沙场,也不枉人间走一遭。他日族谱留名,传记书写,后世子孙亦有荣焉!” “太子殿下,让我们去吧。让我们出一份力。我们怎么能让太子站在前面,自己龟缩在后呢!” “说的不错。我们不仅要保护长安,还要保护太子,保护圣人!”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 他成功了。他成功了! 梦里说的“国不负民,民不负国”,就在这里,就在此刻。 他擦掉脸上的泪水,绽放出欣慰的笑靥:“好!我们一起保护长安。我在,你们在,我们同在!” “是!我们在,太子在,我们同在。” “我们齐心协力,保家卫国,众志成城,共抗突厥。” “齐心协力,保家卫国,众志成城,共抗突厥。” “齐心协力,保家卫国,众志成城,共抗突厥。” …… 他们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口号。一声又一声,宛如浪涛滚滚,振聋发聩。瞬间,长安的上空被这些呐喊充斥,整个城内好似处处荡着回声。 突厥人夹杂在其中,宛如一个异类,这瞬间竟不知是跟着喊还是不喊。他们眼瞧着眼前的场面,一颗心沉入湖底,那些一句句“共抗突厥”的呐喊之声仿佛一把把刺刀扎在他们身上,百姓每说一句,他们面上便白上一分。 尤其被擒的三个更是满目惊骇。这些百姓眼中的恨意是如此明显,宛如能化为实质将他们杀死。每个人都下意识看向他们,脸上几乎全写着“先杀一个保本,之后所杀全是赚的”。 咚。 他们跌坐在地,面色灰败。 他们败了,彻底败了。本来计划煽动百姓,利用百姓的怒火与疯狂作乱京师,对付李唐。而如今李唐顷刻之间将局势扭转,不但破坏了他们的计划,还使矛盾瞬间变换,把这份怒火与疯狂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张士贵立于李承乾身旁,双手不自觉微微颤抖。他跟随圣人打了不少仗,他见识过许多战场,亦见识过许多战地百姓的表现。 或许也曾有男壮相伴前来投军,也曾有老幼相扶前来犒军。但那不一样,那时的战地多是民不聊生之景,他们所为更多是因为走投无路,因为日子已然过不下去。 而现今的长安尚且安稳富余,他们其实还有退路可走,一来突厥铁蹄尚未破城,二来便是逃荒,有去岁一年的银钱积累,有现在丰收的土豆等物,比之前朝末年强上数倍不止。 再有,就算从前曾有投军犒军之人,却没有哪一次有眼前这样的声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