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做梦都不敢想的操作(3 / 4)

加入书签

站立在无数巨人肩膀上形成的现代经济与货币理论。而他,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被踩在脚下的巨人之一。“不是变钞,也不需要真的发新的纸钞,只需要让百姓知道,未来的大明宝钞比现在手里的大明宝钞值钱,那么有积蓄且不想留着大明宝钞贬值的老百姓,自然会把手里的大明宝钞交出来。”“还有这种操作?”朱棣半信半疑。没办法,经济不是打仗,如果说打仗朱棣是一代宗师水平,那么在经济这个领域里约等于学徒水平的朱棣,显然是对任何难以理解的事物,都充满了本能的戒备与小心。夏原吉答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臣仓促间也只能想到这些,至于该如何合理地让未来的大明宝钞更值钱,回收纸钞后又该怎么办,臣暂时还没有想好。”朱棣没有继续说什么,示意夏原吉继续听下去。“发个什么‘大明国债’就完事了。”姜星火干脆说道。大抵知道这两人听不懂,姜星火继续解释起了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国家发的有利息的债券,根据年限设置不同利息,百姓图利,就会拿手里富余的大明宝钞买大明国债.如此一来,市面上流动的大明宝钞不就少了吗?这是当下回收纸钞最高效、易行、低成本的手段。”李景隆没有想象中那么蠢,他几乎一点就透。“所以说,大明国债相当于新的‘良币’,有了大明国债这个良币,手头富裕的百姓就会自动地拿大明宝钞这个‘劣币’买大明国债藏起来,而用来买大明国债的大明宝钞,就被回收了!”“可是。”朱高煦眉头微蹙,“国债到期总是要还的啊,最后国家不是相当于没有回收,还倒贴了一部分利息吗?”“不是这么看的,其实就是打个时间差的事。”姜星火耐心道:“之前我们以元朝的例子说明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基于分工和交换的,而最重要的是要货币流通起来,否则就会形成钱荒。”“这个例子是钱荒,那反过来呢?元末是货币流动性不足,现在是货币流动性太足了,足到了泛滥的程度!”“所以便要人为地制造‘钱荒’?”朱高煦醒悟。“对。”姜星火言道,“货币的流动性是有尺度的,在某些区间里,超过了这个区间,滥发的货币会比在正常区间里造成的通胀影响更大。”“所以要人为制造钱荒,从而缩小通胀,哪怕只是几年的时间就够了。”朱高煦问道:“姜先生可否详细说说?”“还是之前讲过,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经济的进步,整体创造的真实价值,在目前的大明来说,是一年比一年多的.我们要动态的看问题,今年的货币总量对今年大明的真实价值来说要多得多,所以通货膨胀。”姜星火咽了口唾沫说道:“可如果我们收回了一部分货币,过了几年大明的真实价值又变得更多了,那么我们把这些货币投放回去,是不是正好就符合了几年后大明的货币需求?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实际上的操作要更为复杂。”李景隆顺势说了下去。“如此一来,打一个时间差,或是五年或是七年,在这段时间里多余的大明宝钞被朝廷藏起来了,而等大明创造‘真实价值’的能力跟上了,再投放回去,其实朝廷根本就没花什么钱,又解决了钞法败坏的问题!”“非止如此。”姜星火笑了笑,“经济和金融的玩法多着呢,你们想都想不到。”“举个例子?”李景隆看了眼墙壁后说道。“好,举个例子.譬如,你们是不是以为五年期的大明国债,一定要比一年期的大明国债利息高才行?”李景隆愕然道:“不然呢?如果短期国债的利息高于长期国债,谁还买长期国债呢?”姜星火笑的愈发开心了。“那我问你,如果货币回收计划的时间是十年,前五年都是时间越长的国债利息越高,结果你发现回收的货币还是达不到变钞为白银宝钞所需求的货币量,那你怎么办?”李景隆张口哑然,他也不知道怎么办。“难道要发行利息更高的六年期、七年期的大明国债?”“不用。”姜星火说道,“我告诉你怎么办。五年后让短期国债的利息超过长期国债,第六年的时候,四年期国债利息超过五年期;第七年的时候,三年期国债利息超过第六年时的四年期国债.以此类推。”“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快速回收货币的目的,这就叫国债息率倒挂。”“天纵奇才!”“姜师足以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祖师!”“宋元数百年经国济民之风骚人物,不及姜师万一!”“便是主持新政的王安石相公,都远远不如!”夏原吉深深震撼道。夏原吉扪心自问,今天一天听课,带给他的思想冲击,已经超过了他过去数十年的人生!如果说之前白银单轨制那些,还是在未来可能成为现实的东西,离现在还有些遥远的感觉。那么发国债,以及国债息率倒挂这种操作和玩法。夏原吉别说听过见过,就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过!钞法败坏这个困扰了夏原吉近二十年的梦魇,竟然如此轻轻松松地,就被姜星火指点的方法所破解。须知道,这可是宋元以降,都无人能解的难题!是真的无人能解!而姜星火,一招白银锚定,一招国债回收,就轻松破解了钞法败坏这个在大明经济官僚们看起来根本就是无解难题的事情。这种震撼,跟在现代一个无名小卒随口就说出了两个癌症特效药配方公式,对癌症领域苦苦钻研一生不得其解的医学界顶尖权威,所造成的冲击力是一样的!太过震撼!!!这还没完,姜星火继续说道。“最后要讲的,就是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