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2 / 3)
那种装在盒里的精致丹药了,而是同样色泽、气味的巨大丹药,两人当着百官的面,用小型的石磨碾碎,随后均匀地播撒在十余块农田里。开辟出来的农田不大,前后不过几丈长宽,但却都是同样的土壤,稍有农耕经验的人一眼看去,便知道确确实实在土壤、光照上都是没差别的。而种子也都是相同的,同样品种蔬菜的种子,被随即播撒在了不同的田里。他们之间的区别,便是有的农田没有撒上化肥仙丹,而有的农田撒了。往后,有着六部和各个机构每日抽调人员的监督和记录,这便是任谁来了,也说不出过程造假的。至于原因,则简单明了——这片土地所有农耕要素都一样!如此情况下,只要能够让这些庄稼发芽,并且还能活下来的话,施加了化肥仙丹的农田和没有施加化肥仙丹的农田,简单对比,就能得出结论。看到皇帝和大皇子等主持这次演示的人都这么有信心,百官中心存疑惑的,也都埋在了心里。毕竟,你质疑夏原吉无所谓,夏原吉不会砍你,但是你质疑皇帝,皇帝真的会砍伱。皇帝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再上去质疑,那就纯粹是不要命了。然后,就是各部门留下三个倒霉蛋,随后浩浩荡荡地回到南京城,该干嘛干嘛。这件事,也很快成为了南京城里妇孺皆知的大新闻,很多人每天都专门跑来东郊大祀坛,虽然只有官员才能入内,但架不住众目睽睽,没人敢在里面搞鬼的。十日后,南京某处茶楼。一人问道:“这所谓的化肥仙丹,真的有效果吗?”同桌的另一人答道:“谁知道呢,希望这是仙人降下的福泽吧,有了化肥仙丹,亩产真的能翻倍,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呢。”“这你就想简单了。”隔壁桌的老头嘬了口酒,“即便是真有这种仙丹,又真的起效果,也轮不到咱们平头老百姓用。”说完,他又喝了口闷酒。“为何?”旁边人好奇的问。老头叹息着回答:“总该先轮到皇帝、诸藩、勋贵、百官来先用的,普通平头老百姓,怎么可能买得起。”听了老头的解释,众人也是明白过来。这世界上哪里会存在仙丹,即便是有,要说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享受之人,恐怕也只有皇帝了。而且,即便真的有大量仙丹出现,也必定被掌握在最高层手中,以至于根本没有普通人什么事。不过,这样反倒让众人放心许多。若仙丹真的有作用,必然会受到最高层的重视,届时,肯定会想办法增加产量。就像是姜星火前世的一句话一样,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仙丹产量高了,如果朝廷想要多收粮食赋税,那就需要更多民众的生产活动参与其中,从而利用化肥仙丹使得生产效率提升,粮食产量自然也能够增加,给国家缴纳的赋税也就多了。如此一来,化肥仙丹的价格,必然也就降了下来。对于他们这些普通平头老百姓而言,只要不是贵的离谱,能够增加亩产量,多攒一些粮食提前预防灾荒,自然再好不过。而就在众人谈论这个南京城里最热门的话题的时候,远处,却忽然像是刮起了风暴一般,一群人密密麻麻地在街上涌动着,而且他们似乎还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发生甚么事了”等人群走得近了,茶楼里的人方才听到。“化肥仙丹起效果了!”“隔壁李老太太的孙子是当官的,他亲眼看到,蔬菜长得比人都高!”“真的假的?莫要随意诓骗我们。”“怎么可能有假?整个南京城里都在传!”“竟是如此,那我可得去东郊大祀坛看看。”“你又没有官身进不去,在外面扒望什么?”消息很快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播出去,而这时,轮到茶楼上的几人呆住了。“这世界上还真有仙丹啊?”而很快,宫里又传来了更加劲爆的消息。官员们听说,皇帝之所以要扣除下个月的俸禄认购大明国债,便是因为要建设炼制化肥仙丹的工坊需要钱,而全体官员因为为建设化肥仙丹工坊出了钱,所以每个人都根据官阶不同,拥有这个工坊炼制化肥仙丹所产生的收益!这个消息甫一传出,便起到了石破天惊的效果。官员们对皇帝陛下之前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不满意,全都转化成了感恩戴德。“什么?”“居然能够拿回比自己认购出去大明国债更多的收益?这简直是老天开眼啊!”“对啊!如此一来,咱们穷翰林以前那些借的那些钱,也可以不靠俸禄慢慢赚回来了!”“没想到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哈哈哈……那当然,我朝圣君岂能与寻常凡夫俗子相提并论!”朝廷各部门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欣喜若狂。他们原本以为下个月的俸禄已经打水漂了,却没有想到陛下仅用一句话,便让他们免于这种处境了!不仅如此,而且还能获得不知道多少倍的收益。而且这件事情传得越广,他们就越觉得,当初没有在大祀坛顶撞陛下真是太对了!一时间,大街小巷议论纷纷,在官员们刻意的舆论引导下,无一例外的全部称赞当今圣君的贤德仁厚!朱棣仿佛不是数个月前还没渡江时,一顿饭要吃八个小孩的杀人屠夫燕王,而是如同尧舜那般的圣主明君!在这种全体官员狂欢的环境下,大皇子说,袁真人上书声称,自己曾经在海外游历时,发现过炼制化肥仙丹所必需的主材料。当时不知道这种材料的珍贵价值,如今建议为了扩大化肥仙丹的炼制产能,朝廷应该派遣水师前往探索。而且,袁真人还说,在海外更远处,有记载说明炼制化肥仙丹的各种材料,都会分布在哪里的海岛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