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普通人的改变(1 / 3)
东郊大祀坛周围皇庄的官田,此时已是一片生机勃勃。除了生长期需要三个月的荠菜,其余诸如小油菜、油麦菜、苋菜、青蒜等蔬菜,在这两个月间早已被大规模栽种,并且经过数次大型施肥和灌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沃土。如今已经过了农忙季节,虽然还有些事情要做,但却足够百姓们忙碌到中午就可以收工。此时的农村里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吃饱喝足后,男人们会坐在田埂边打马吊(马吊是明代开始流行的纸牌游戏,源自宋代叶子牌)或者唠嗑儿。女人们则是聚集在家门口的水塘旁洗衣裳、纳鞋底子,聊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碎嘴话。而孩童们则是在土墙围成的院落里嬉戏追逐玩耍,不时传来银铃般清脆的笑声。“爹!”当一个同样是租种官田的佃户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他的孩子们便立即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询问着:“爹你怎么现在才从镇子上回来?姐姐还以为你又跑到镇子上耍钱了呢!姐姐说你要把我们给丢了!”孩子他娘也跟着凑趣道:“就是啊,当家的,这都大半天没见伱回来了,你该不会把咱闺女给忘了吧?”她说完话后,孩子们顿时起哄似得哈哈大笑起来。孩子他爹被众人调侃的满脸通红。随后瞪了孩子们一眼:“胡咧咧什么呀?我啥时候再耍过钱?啥时候丢下你们了?再瞎编乱造可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了!”孩子们见状,赶紧闭住嘴巴,不敢继续取笑。“当家的,我听村南头的李婶说,今天在码头那边,来了好多的大船!人人都在传,说是皇帝派去海外的官差,把制造化肥仙丹的材料给运回来了!以后大家都能使上化肥仙丹了!”孩子他爹这才重新看向自己的妻子:“媳妇儿,你刚刚说什么?我不是听岔了?”孩子她娘白了丈夫一眼:“你耳朵真背了,刚刚明明就是我在说,皇帝派去寻仙丹材料的船回来了!”孩子她爹挠挠头,憨厚地说:“我说孩子他娘,你胡扯什么呢?化肥仙丹是咱平头老百姓能使得上的?现在这都是皇庄才能用得上.炼制化肥仙丹的两位道门真人,听说把炉子都给炼废了好几个了!”“哼!懒得理你!爱信不信!”孩子她娘将手中洗完的衣裳扔进盆子里后,便转身走进屋内换衣服去了。孩子们嘻嘻笑着,也相继跟了上去,留下孩子他爹独自一人站在原地,只有大女儿还蹲在他身边。孩子他爹望着妻子离开的背影,摇摇头苦笑道:“唉,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娶了这么个脾气躁的婆娘,能咋办?”“谁让你俩感情好呢!”大女儿笑嘻嘻地说道。孩子他爹犹自存疑,向大女儿求证道:“你李婶真是这么说的?海外有船回来了?以后大家伙都能使上仙丹了?”“真哒!”大女儿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李家哥哥在码头做工,说是一排又一排的大船呢,江面都被遮住了,做不得假带队的好像叫叫三保太监!”什么太监孩子他爹他倒是真不关心,但这要是真的,以后大家伙都能使上仙丹,那可就太好了!孩子他爹在心里盘算了起来。现在皇庄官田里的土都金贵的紧,常有骑卒巡逻,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偷窃使用过化肥仙丹的土壤。而且化肥仙丹的效果,早就已经没有人质疑了,只要使用过,最起码农作物的亩产量都能提高一倍或以上。如果化肥仙丹能够推广开来,那么自家完全可以辛苦努力一点,再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攒个两三年的钱。那样,就不用去租官府的田了。自己家哪怕买不到上好的水田,就是普通的旱田,那也好歹是自己的啊!想到这里,孩子他爹的眼睛里,不由地流露出了一丝朴素的希冀之色。“当家的,想啥呢?你今天诞辰嘞。”就在男人陷入思索的时候,他家婆娘端着碗面,跟老母鸡似地带着一群跟屁娃又从里屋回转了出来。“爹,诞辰快乐!”“爹!这是我亲手做的!”孩子们纷纷朝他叽叽喳喳地喊道,而他的婆娘则是直接将碗放在他手中,催促他赶紧趁热吃掉,不然面该坨了。男人嘿嘿傻笑了两声,拿起筷子就往嘴巴里送去。很快就囫噜咽了下去,而他的双眼顿时眯成了一条缝隙:“嗯!好烫!慢点!慢点.”孩子们看着他这副一边吃一边吐舌头的滑稽模样,又忍不住大笑起来。吃完面,男人松了松裤带,对婆娘说道。“我想去拜拜化肥仙人的雕像。”“该去,合该去的,快点去拜拜吧,让化肥仙人保佑咱家今年顺顺利利过个年。”“那你在家陪着孩子们。”男人嘱咐了一句后,就小心翼翼地拎着几根香,前去大祀坛。“爹爹我在家等你哦!”“爹爹!慢点!”孩子们齐声呐喊着祝福,并挥舞着胳膊为他助威。男人微笑颔首,然后迈步朝着大祀坛的方向走去。此时正是秋老虎的余威,太阳高悬在头上。孩子他爹提着包着香的小竹篮一路前行,汗水直接顺着鬓角往下流淌,滑过黑黢黢的脸颊,不过他却浑然不觉,依旧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迈动脚步。大祀坛离得并不远,此时大祀坛的外围,早就允许所有人前来祭拜了。只不过内部用于朝廷祭祀的地方,还是不让寻常老百姓进的。一座青玉雕像矗立在大祀坛上。仙人雕像身着羽衣道袍,手执拂尘,眉眼清隽,气质飘然出尘。男人跪在已经有些被磕的破损的蒲团上,磕了仨响头后,虔诚地念叨道:“恭请化肥仙人庇护我等,我等愿为您献上香火。”男人说罢,便从竹篮里掏出了三根香。“化肥仙人,这是我的祭品,还请您别嫌少,将就收着。另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