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星火的试探(3 / 3)

加入书签

年后的种子。眼下皇权专制对于支持他改造大明,才是更有利的。“那【千里传文】呢?”郑和更进一步问道。姜星火坦承答道:“顺利的话有可能二三十年,不顺利的话也有可能有生之年都出现不了。”郑和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藏下了几许期待。若是铁马能驱动船只,那么大明船只的性能,马上就能获得巨大的提升。相当程度上无视是否顺风顺水,在这个时代是多么逆天的能力?我大明水师,天下无敌啊!等等。郑和忽然皱起了眉头,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劲?“姜先生。”郑和的红脸有些怪异,“咱们的话题,是怎么跑到这上边来的?”听了这话,朱高煦也呆了呆。对啊,话题什么时候跑偏到这里了?好在最近几个月随着诏狱生活戒除酒色、多读书、作息规律,朱高煦的大脑清明了许多,他很快就回忆起了跑偏之前的内容。说来惭愧。话题就是朱高煦自己带跑偏的。是朱高煦非要拿大明定都南京后,考虑迁都又放弃这件事来说事的。朱高煦老老实实地复述了一遍。“刚才讲到了陆权、海权、国际权力,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战争则是政治的延续,国际权力,便是某个国家可以从战争、政治、经济等等角度,全方位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而其中最根本的、最持久的,则是经济利益。”郑和也跟着补充道:“还说经济利益的核心是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数量,以及讨论汉唐控制西域商路为什么最后都失败了。”“伱们说的很不错。”姜星火赞许道:“而汉唐失败的这个原因,其实我们刚才关于漕运和海运的讨论中,就已经得出结论了。”“姜先生是说海运成本?”朱高煦试探问道。“便是如此!”姜星火肯定道:“经济利益的核心是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数量,海运或者说水运,天然就比陆运的时间要快,数量要多,因为水运的船只可以借风借水,陆运只能靠运输者的腿。”“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汉唐控制西域商路失败,就是因为陆路长距离运输不可取.反过来说,水运长距离运输,是完全可取的,所以跟陆权论还有一个相对应的理论。”“那就是海权论!”(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