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震动【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结局,并不确定。不过再怎么说,这终究是一个好的开局,这也让把宝都押在了大皇子朱高炽身上的部分内阁成员们松了口气。解缙、黄淮、杨士奇三人虽然不合,但这时却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仿佛达成了某种共识。外面的月光照耀在宫城上,使得那些宏伟的殿宇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而宫门内侧,则隐隐约约传来了宦官打更的报时之声.内阁值房内自然也听到了声音,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敲定,所有人都有些放松了下来。持续了一整晚的紧张会议,让这些多少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都有些精神疲惫。但朱棣却好似不打算让他们消停一般,又开口说道。“喔对了,朕还想做一件事,忠诚伯。”“臣在。”茹瑺抬起头看向皇帝。朱棣有节奏地用指节敲击着椅子扶手,说道。“朕打算重新调整充实一下大明的北部防线。”此时的大明北部防线,乃是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这条防线上相继经由辽东、北京、宣府、大同、偏头关、延绥、宁夏镇、固原、甘肃等区域构成的,也就是后世的大明九边的雏形。而与后世的大明九边还略有不同,那就是此时的大明,在长城以外的漠南还有不少卫所驻军,辽东被抽走了大部分兵力的大宁镇也还没有被彻底废弃。嗯,朱元璋他老人家亲自给自己作为塞王的儿子们下了命令,教他们怎么让卫所兵构筑防线,并且长久地在漠南生存,从保养武器弓箭到养牛羊、挤羊乳无所不包的那种。但朱元璋的操心,显然跟他的很多政策一样,都只管一时,管不了一世。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到了朱高炽和朱瞻基当皇帝的仁宣时期,在杨士奇的谋划、杨荣的决断下,大明开始了全面收缩。在北部边境,大多数的漠南卫所都逐渐废除或内迁,最重要的开平卫也内迁了。在南部边境,则是放弃了交趾布政使司和郑和下西洋所建立的旧港宣慰司等等地盘。朱棣继续说道:“从诸王献还的三护卫里,需要重新抽调整备一部分新的兵马,来作为塞防的主力.朕有意让徐辉祖、平安、盛庸等将出任指挥使,虽然这是五军都督府决定的,但忠诚伯终归是兵部尚书,朕想问问你,觉得如何?”此话一出,众人无不色变。虽然朱棣说是对兵部尚书茹瑺说的,但尚书们都知道,这是皇帝在对他们,进行某种正式的庙堂表态。任谁都知道,朱棣这么一搞,恐怕大明的军界就要发生一场大地震了!毕竟,军队是朱棣赖以维系的根基。而朱棣这次动手,却是不对燕军系统动手,而是拿投降后没有实权的南军名将们,去指挥人生地不熟的诸塞王的三护卫重新整编出来的军队。那么,其实还可以继续想下去。皇帝这么做,到底打算干什么?是真心重用这些南军降将,还是借机把南军有威望有能力的将领都调到北方去,然后彻底整合吃掉非燕军系统的其他部队?朱高煦的眸子里,闪过了一丝异彩。PS:键盘都敲冒烟了,昨天欠的那章还是差很多,今天费劲了,我一定会好好做人补上的!(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