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做百官的买卖(1 / 2)

加入书签

那沈括,虽然不明白赵吉此条命令的含义。但作为臣子的,自然是主子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所以沈括对这话,也并没有任何异议。待沈括离开尚书房后,独自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吉,便暗自盘算了起来。虽然我手上,仍留有赈灾过后剩下的三十五万两银子。但这笔银两,却不能轻动。接下来,就算不还给柳檀馨,却也要用于山寨方面的日常之用。虽然现在,国库当中的存银已然不够文武百官们的月俸支出了。但却仍不能把这三十五万两,用在这方面。可若那月俸迟迟不发呢?那文武百官们,必然会对我这个官家,心生不满,进而生出更大的乱子来。既然如此,那我现在,何不用工部所产出的那五百套地热设备,从文武百官那里换些银两来呢?虽然此法,看似有些跌了皇家威仪。但情急之下,却也是无奈之举。罢了罢了,那就先这么办好了。只是那定价问题嘛,却当真得好好琢磨一番才是。倘若定得高了,那些十分精明的文武百官们,未必就会买账。倘若定得低了呢?那五百套的地热设备,也并不能从文武百官那里,换来多少银两。这确实是个,令人苦恼的问题,还得仔细琢磨琢磨才是。……次日一早。赵吉临朝之时。待文武百官们,将今日的政务一一禀报完毕之后。赵吉便顺势接下了话茬:“诸位爱卿们,每到冬季来临之时,不仅皇宫之内,想必诸位爱卿们的家中,也必然是寒冷异常的吧?”“无论点上多少火盆儿,却终究只能烘热身前,而暖和不到后背吧?”“倘若现在,就有那么一样物事,只要放置在诸位爱卿的房间之中,便能让整个房间刹那间暖和起来的话。”“那不知诸位爱卿,对那物的印象,又会如何呢?”“又是否会极为迫切地,想得到此物呢?”赵吉的话音刚落,满朝文武便不由自主地纷纷对视了起来。蔡京往那一杵,高俅、杨戬、童贯几人,便不由自主地凑了过来。眼神交汇之际,私底下,也开始窃窃私语。而宿远景等人,这会儿虽然也不解,赵吉刚才所说的那些到底是啥意思?可依旧与他相熟的几个同僚,在底下浅浅议论着。满朝文武,唯独那沈括所率领的一众工部官员们,在听完了赵吉的那番话之后,稳如泰山,面容平淡。也不知文武百官们,私底下议论了多久。但最后,还是蔡京那一派系出言,回复了赵吉最开始的那般问题。而那当先开口的,却是以球技见长的太尉高俅。只见那高俅,缓缓自队列当中走出来之后,便向着坐在最上首的赵吉,深施一礼:“启禀官家,倘若咱们大宋朝真有那等好物件,那可真是万民之福呀!”“旁人自不敢多说,但微臣必然是要弄上一套的。”“毕竟现在,微臣每每回到家中,都会像官家刚才所说的那样。”“即便在家中点上再多的火盆儿,却也终究难做到面面俱到,使得整间屋子都彻底暖和起来。”“那种前身暖和,后背却冰凉得要死的感觉,微臣当真是记忆犹新呐。”高俅说完这些之后,满朝文武们的言语,就好似海浪一般。一下子,就向着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吉,涌了过去。这不禁就把赵吉震得,耳膜都在嗡嗡作响。所说之言语,若要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必须要,一定要。即便花些钱财银两,却也要得到那东西!毕竟对于整个冬天来说,那东西,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赵吉看着满朝文武,没过一会儿工夫,就达成了如此共识。心中,当真是兴奋极了。可是在面目之上,却没有过多的表露出来:“既然满朝文武爱卿们,都如此需要那种物事。”“而我这个做官家的,又恰巧有那种能力弄到。”“那在这里,便一并售予你们一些吧。”“之所以会授予而不是赠予,则是那些物事在制造的过程当中,也会消耗大量的铁料、人力、时间、财帛。”“倘若统统赠与的话,咱们工部必然会亏空很大一批银两的。”“更何况,现在国库当中的情况,你们很大一部分官员都知晓。”“既是如此,在这里,便只能采取售予的形式,让众位爱卿们,用上那种取暖物事了。”“还望诸位爱卿们,多予理解。”当立在金銮殿内的诸位大臣们,听完赵吉这番话的时候。先是齐齐愣了一下。随后,纷纷点头表示理解。毕竟国库当中的情况,即便一些低阶官员们当真不知道,但却也通过跟其他官员们交流,而或多或少地知晓了一些。倘若这会儿,官家那里再不想些办法来充盈国库的话……怕是大宋朝廷,连他们文武官员的月俸,都要发不出来了。这会儿,能想出这个办法来,虽然会让文武百官们心中稍显别扭。但也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所以没过多久,文武百官们便赞同了赵吉的提议。可在谁先购买第一套这个问题上,却又出现了些许岔子。那蔡京,作为百官之首,理应他先来。可是,他却以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为由,硬要把这第一名的头衔,让给比他还大十多岁的礼部侍郎孔有道。其说辞,也简单得很。那便是,上了年纪的孔有道,必然比他这个太师还怕冷。所以,由他第一个先买,也很合理。对此,那个礼部侍郎孔有道,自然是感激万分的:“微臣孔有道,感谢太师大人的相让之恩。”“却不知官家,那一套的取暖物事,却要售价几何呀?”“微臣虽从官数十年,但那家底,却浅薄得很。”“如果那取暖物事,售价太高的话……”“怕是微臣,怕是微臣想买却也无能为力了。”赵吉微笑摆手,示意孔有道莫要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