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资本的扩张(2 / 3)
们怎么可能得罪大燕?”
徐烨苦笑道:“我让穆汉和你们说吧!”
穆汉出列道:“这一切还得从我们河西蓬勃发展的纺织业说起。以前在河西等地,羊毛的用处不是很大,但将军把纺织机带到河西之后,这一切就改变了,一只羊一年可以脱两次毛,加起来有十几斤重,这些羊毛被纺织厂加工处理,就可以纺织成一匹羊绒。
羊毛卖给我们纺织厂可以得到一只羊的价格,也就是说在我们河西一只羊可以卖出原本两只羊的价格,这让我们河西军统治的地区大量的牧民养羊,数量增加的及其快,这几年整个河西镇羊群的数量增加了好几倍。”
“但我们河西军的纺织业以每年十几万架纺织机的数量增加,现在哈密,沙州,瓜州等州都有纺织厂,最多的沙州城有上百家纺织厂,十几万架纺织机,可以说现在沙州每个女人都有一家纺织机了,牧民养羊的数量跟不上纺织机增加的数量,这段时间羊毛的价格已经开始快速增长。”
对这一点徐烨也很无奈,他本想要发展棉纺织业,但棉花的产量跟不上,加上这段时间河西又缺少粮食,即便是原本产棉花的土地也被种上了粮食。
而且河西的百姓,让他们种田连轻劳动力都算不上,让他们养羊,他们就是技术人才,在资源和技术甚至土地全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养羊就占据了绝对优势了,羊毛纺织业成为了河西第一的支柱产业了。
羊既可以当食物,又可以提供羊毛,作为纺织业的原材料。更重要的是河西四周不管是大漠西域高原,都有大量的羊群来提供原材料,满足河西爆发性增长的羊毛纺织业的需求,相对而言,棉布纺织业,现在连羊毛纺织业的百分之一都不如。
范全奇怪道:“我们纺织业发展和大燕有什么关系?”
其他的也是一阵奇怪,这好像完全搭不上架,总不至于大燕的人看到他们纺织羊毛布赚钱了想过来抢?
穆汉苦笑道:“关系大了,河西业纺织业快速的发展,让本地的羊毛数量难以满纺织业的发展。商贾看到羊毛值钱,就四处购买羊毛,而我们自己的纺织厂也开始出现羊毛不足情况,所以我们的商队大量进入漠北,把我们沙州的铁质工具和煤球炉卖给漠北的部落,同时交易他们手中的羊毛。”
“而这些漠北部落在发现河西的族人生活的比他们要好,这些部落就开始迁徒到沙州,瓜州和哈密等地,这段时间应该有好几万属于大燕的部落迁移到我们的地盘了。”
铁小五不解道:“就几万部落,大燕不会这样小气吧,而且草原上部落本就是到处迁移的,大燕不会连这事情都管吧?”
穆汉尴尬道:“因为养的羊太多了,加上这段时间我们河西开发了大量的土地耕作,这占据了大量的牧场,河西的牧场有点不够用了,所以我们还占据了上京道的一些牧场来放牧。”
陈帆吃惊道:“这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肯定要马上制止的,为了一点牧场得罪大燕这也太不划算了。
穆汉无奈道:“这都是场,他们在自己的草场上放牧怎么不可以,但其实他们已经不向大燕交税了,就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大概占据了三四个沙州大小的地盘!”???.biQuPai.
陈帆这下震惊的都说不出话了,沙洲已经很大了,相当于大赵境内的一路面积,三四个沙洲大小的地盘,就相当于一个关中大小的面积了,这哪里是捋老虎的胡须,简直是在摸老虎的屁股。
这其实和穆汉有关,徐烨让想要他的钱铺垄断整个丝绸之路的金融体系,但这根本是办不到的事情,人家那些和尚花了上千年才弄出来的金融体系,怎么可能被徐烨几年就取代。
所以穆汉把放贷的主要对象放在养羊的部落当中,这些牧民缺少羊羔,他就想办法帮助这些牧民购买,甚至还专门弄了一个羊群交易市场,而且他也认为这样的放贷最安全,第1年就可以回本,第2年就是赚的。
大量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养殖业的发展,很快河西的草场就不够养羊了,他们的行为,贷款了大量的资金给这些部落,用来建设新的草场。
这些部落可以如此轻易占据上京道的地盘,因为他们花了巨额的资金,购买了大量的麻袋和水泥,把徐烨的麻袋城堡,换成升级版了。
连徐烨都不知道,麻袋城堡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草原上战争的模式。
想要占据草场的部落,用勒勒车带着大量麻袋还有水泥,到了水草丰茂的目的地,就用麻袋装土,再用水泥加固。只要一天时间一个堡垒就修建好了,堡垒坚固程度超过了这个世界的版筑城墙,也就比砖石城墙差一点。
当大燕的部落发现了自己的地盘被人抢占之后,马上发动四周的部落围攻这个敌人,河西的部落就躲进堡垒当中,即便是几十倍的部落都不能攻破堡垒,而河西的部落却可以以这个堡垒为据点一点点的吞噬大燕的部落,现在河西占据是四州之地,有几十座堡垒存在,他们成为了河西最强大的防御战线。
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