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强的不是英雄,是人(2 / 4)
杀。</br>就像penicillin这波操作真正震惊到大师兄的点,都不仅仅是反应快。</br>毕竟打桩成功是一回事,能在自己的小屋里,安静的一个人做到是一回事。</br>把环境换到异国他乡,对手是lck豪门,顶着无数人的目光比赛,在skt主动勾引,掩护盲僧切掉主c的配合里,成功反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br>强大的心理素质,练到烂熟的技巧,细致的计算能力。</br>对职业选手来说,跟后两条相比,明显前者更不可控。</br>大师兄想起猩猩队长最近跟他说过一个笑话。</br>他讲,前2年入圈的新人中单,动不动就是我(排位)单杀过faker、以faker为模版,而去年转会期,他去青训营遇到一些人回答问题,那些人再被指出对线不合格后,给的理由竟然是——</br>我在思考怎么支援,再给我一次试训机会。我是团队型中单,学的青帝。我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对线上。</br>总之,他们选择回避聊到对线的部分,而且特骄傲的说,penicillin教我的。</br>从某种程度上来讲。</br>penicillin夺冠不仅唤醒了有些死气沉沉的中国召唤师,回坑了一批老玩家,还影响了一大批新人。</br>猩猩队长觉得这事很有趣。</br>大师兄看到的却是未来2年,中路大概率会减少对抗。因为支援的前提之一,就是保持血量状态。</br>没夺冠之前,很多声音攻击penicillin换血不够顶级、操作不够。因为他们熟悉的冠军中单叫faker,跟faker不像的中单,不配得到认可。</br>夺冠之后,这些还是问题吗?</br>没看见一些新人中单的游戏思路,变成了没那么强调对线。等这样的中单越来越多,还会有人骂:不单杀(不压个三五十刀)不配赢游戏?</br>或许骂的部分会变成支援慢了也说不定。评判的标准从压不压刀,变成支援到不到位,队友舒不舒服。</br>而且。</br>对职业选手来说,还有什么比影响赛场风向更酷的事?</br>如果有一天。</br>新入圈的新人说我的模版是doublelift,他觉得自己原地退役,已经没有遗憾了。</br>可现实就是。</br>他还不配。</br>北美本地一代追求的目标并不是他这个联赛统治力还算可以的ad。目标都望着imp,望着bang,望着deft,望着uzi……</br>他缺席了s7春季赛。</br>有了更多时间关注训练之外的事。</br>他非常清楚的看到了这样的风潮,从lpl席卷到外卡赛区。</br>看过penicillin如何“扬长避短”,赢得冠军的的玩家,在发现自己到了一定水平,打线不容易分出差距后,还会想着靠打线按死“faker”?</br>当然不会。</br>比赛视频就在那。</br>新一代找到了另一种努力的方向。只要在联动和组织度方面超过对手,没什么不能赢的。</br>你名气大又怎样。</br>终究双拳难敌四手。</br>再强的ad,也会被包下恶心到。你都没装备,等级还落后,伱除了让线,还能怎样。</br>你上单微操牛逼。</br>我一个打不过,我不能两个吗?两个不行,三包一试试?</br>penicillin提供给全世界教练组的思路,就是优秀的线野协同,足够获取冠军。lgd的某些进攻回合,标准到只要条件合适就能进行复制。</br>哪怕线野协同没那么容易。</br>但起码这套东西,相比较faker成名的内容,对青训选手友善许多。以前对位faker,不仅需要考虑强势英雄,还要考虑强势英雄能不能打出很好的效果。</br>现在?</br>gam都知道bp帮中路拿强势英雄,然后利用中路先接线的优势,让队友去发挥。</br>赢了吗?</br>好像还是输了。</br>但不至于实力悬殊到让人绝望,好歹有还手偷鸡的机会。因为中路能先接线,野区压力会少一些。</br>见大师兄没有跟他们一起锐评skt,部分水友反倒有些不高兴。</br>【主播哑巴了。】</br>【给faker的表现打个分吧。】</br>【大师兄?】</br>“打分?”</br>“我觉得这是教练组想看到的对线,skt肯定有过中路被压制的心理准备,他们后续有几波配合,打得很漂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