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西平城外的榴弹(万字)(8 / 9)

加入书签

的反复回投东胡了吧!

“是”

以种轩的智谋,大抵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他不理解,为什么皇帝滥杀了降卒,这些降卒,乃至于臧礼,都能真心投靠。

甚至立马反水,对着往日的同僚痛下下手。

但事实就是如此。

臧礼还真是一心为汉。

人心难测,可能陛下天生就能掌握人心。

“你去帮朕送一封信。”

刘恪又拿出一封信,交给陈瑞。

不过不是送到汉军主力的狄邯和岳少谦那边,而是送去普六茹部。

听臧礼透露的信息,蒲前部汗王蒲前永固,已经派了五万兵马去往荆北。

肯定会特意隔绝西平与荆州的联系,从而让汉军主力群龙无首。

多少能造成一些影响。

以陈瑞的能力,肯定是突围不出去的。

不过在江东的普六茹阿摩就不同了。

蒲前部对南边的警惕性,要稍微差一些。

普六茹阿摩也一直是隔江固守,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陈瑞有机会把信送到。

这封信,是刘恪要普六茹阿摩作出出兵的态度,威胁一番蒲前部南面。

现在也到了好大儿出力的时候了。

同时面对石周曷部、乞颜部、蒲前部三大部族,他可不想让战事陷入泥泞之中。

石周曷部不用太担心,算算时间,蝗灾也要爆发了。

估摸着很快就会自顾不暇,甚至一直在交州伺机而动的韩起,说不定也会有所动作。

石周曷部根本顾不上荆州的战事。

乞颜部比较让人忌惮,但三番两次被他殴打,西面还有一个随时准备报仇雪恨的秃发部,情况也算不得太好。

唯有蒲前部,蒲前部确实兵强马壮,握有淮泗大粮仓,族中又是能人辈出,很难对付。

如果不是归义军突然形势转危,让刘恪不得不孤身入汝南救场,他实际上是不打算招惹蒲前部的。

打下襄阳,拿下荆州全境之后,就会按照贾无忌的科举策论,转进川蜀,进而图谋关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没办法。

不过蒲前部也并非没有弱点。

蒲前部治下州郡,地处中原,四周都与其他东胡部族接壤,且交通便捷,这就注定了很容易陷入四面战事之中。

如果普六茹部能在南面给与一定威胁,刘恪不说有把握拿下汝南,至少也能保证全身而退。

至于普六茹阿摩会不会听他的.

刘恪觉得好大儿还是很不错的。

“去了江东之后,就不用回来了,往西走入荆州,让岳少保调度援军,看能不能突破蒲前部的防线,和朕汇合。”

“是!”

陈瑞领命,立即下去准备。

刘恪虽说有了些鬼魅的想法,但想要付诸于实践,还需要多方努力。

“将领可以等岳少保。”

刘恪对岳少谦一如既往的信任。

以岳少谦的能耐,哪怕陈瑞没能及时赶到荆州,岳少谦也肯定会想方设法,突破重围,为他送上支援。

那就等于有将领可以用了。

但是兵马,肯定不太足。

突围的必然是少量精兵,哪怕岳少谦能力再强,蒲前部的将领也不差,不可能轻而易举,让大军突破。

不然真让汉军大部兵马进了汝南,和汝南丢了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话,兵马还是得着眼于归义军。”

兵马是最基础的东西,再怎么能打,再怎么大胜,兵马数量不足,就占不住城池。

就像蒲前光一样,他攻打西平县的策略相当正确,避开强点,猛攻弱点,只要为维持攻势,迟早能破城。

只可惜,刘恪这个强点,比他预想的还要强了一点点。

刘恪又四下看了圈归义军的将士,现在虽然来到了一个巅峰期,但他还是觉得不太够。

“练兵,练兵”

种轩基本给这支归义军练到头了,想再提升一点,就得丰富作战经验。

但有了这场大败,蒲前光肯定不会再轻易来攻。

刘恪只好在天命栏中搜索了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练兵挂能开。

扫了两眼,他心中忽然涌起一阵鬼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