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刘秀觉得你的挂太小了赠予了你大陨石术(5 / 8)

加入书签

了过来,有些怂。

但转念一想,他还是硬撑了下来。

代家主的位置都拿了下来,只要稍微经营一番,他也是不输于陈伏甲的天下名士。

凭什么不努力?

于是也开始发动有限的资源,聚集汝南之中的各个世家豪族。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眉宇间充满了忧色:

“汉帝虽然拿下了汝南,但仍旧处于十面埋伏之中。”

“蒲前部大军未有折损,北伐的汉军,依然在前线不得寸进。”

另一位家主接过话来,声音带着一丝焦虑:

“后续还有蒲前光与聂羌所部。”

一位年轻的家主补充着,显然对未来的局势,感到不安。

“两路追兵,若是攻城,汝南城又如何能守住??”

所有人都是无比凝重,思考再三,仍是对汉军驻防汝南,缺乏信心。

面对这些问题,场内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他们不是不想投汉,但得为后续做一个更为妥当的谋划。

袁深说的,他们都懂。

他们也听袁深说了,汉帝是如何凭着一己之力,守住西平县的。

乃至于这次奇袭汝南,他们也很是认可。

汉帝确实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战略眼光,无论是用兵用计,都是天下顶尖。

但从西平县离去,就足以说明,这支归义军实际上在守城方面,做不了太多,大多都是靠着汉帝的个人勇武。

虽说汉帝在汝南之中的战绩,足够震撼人心,但细细一数,全都是奇袭。

乃至于在奇袭汝南之前,也全是一路逃窜,无比被动。

什么泥驴渡帝王,三渡汝水。

说得好听,实际上不都是跑路吗?

至今为止,蒲前部根本没有大规模兵马损失。

而聂羌大败十万普六茹部兵马,却是硬的不能再硬的战绩。

更何况,蒲前部占据着大量兵马优势。

归义军那点人,守汝南真不够看。

不过也不是说,这些家主不看好归义军。

而是他们觉得,归义军在打下汝南,取用粮秣物资,以及一些保暖衣物等必需品之后,很可能会像在西平县时一样,弃城而走。

如果这时候给大汉提供支援,很可能被后续再度夺回汝南的东胡人给清算。

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持中立,谁赢了自己都不亏。

袁深见实在说不通,自己寸功为立,着实难受,不由得猛地一拍桌,怒道:

“你们会后悔的!”

一个颇有威望的家主站了出来,道:

“够了,你只是袁氏的代家主。”

席间一阵紧张的气氛。

忽而,院外传来大吼声,而后门板应声而倒:

“开门,讲论语的!”

——

聂羌率部追到确山去了,另一边的蒲前光,则相较于聂羌,机动力没那么强。

而他所部大军之中,辎重物资也较多,还有些攻城器械,着实不能追赶的太急。

蒲前光在听到聂羌派人送给自己的消息后,稍微迟疑了一阵,并没有急着赶往确山。

虽说他也觉得,汉帝很可能带着归义军,从确山跑了。

这是三渡汝水之后,好不容易换取的一线生机。

但他总觉得,汉帝不会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经历过,驻扎有五万大军的军营,被五十人踹营之后。

蒲前光更是觉得,汉帝无论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败了这么多次,他觉得想要预料到汉帝的行为,不算太难。

往夸张了,往离谱了想就行。

哪怕再离谱,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也是合理的。

那么在十面埋伏,大军追击之下,怎样的行为,才算足够夸张,足够离谱呢?

是带着兵马,在重重包围追击之下,逃出生天?

还是出其不意,倒戈一击?

蒲前光更相信,汉帝会选择后者。

那么如何才够出其不意?

蒲前光敏锐的发现了汝南。

汝南作为郡治,且是全翼驻扎的重城。

其中防御,乃至于将士们的戒备,相较于汝水以北完完全全的十面埋伏,要浅的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