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寺相遇(2 / 2)

加入书签

些时间,厢房很是有些阴冷,夕颜也是不放心林嬷嬷,也只得作罢。话说,这夕颜到也不是别人,正是林嬷嬷的外孙女小喇叭,昔日她在易莲身边伺候,细心,周到,眼里也只有易莲一人,易莲自幼便喜欢这个玩伴,便留在了身边,当了大丫头,用了这喇叭花的学名,夕颜。

“我身边自有朝容,嬷嬷且放宽心,我们片刻便回。”说完便领着身边的朝容出去了。

初秋时节,树木凋零,后院想是打扫的不够及时,地上还是层层叠叠的黄叶,易莲也未规避这些落叶,脚步任意落下,簌簌的声音,倒是有趣。

梧桐寺修建的很是规整,楼阁殿宇皆是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如此,二人也未费多大功夫便来到了大雄宝殿。

“姑娘,我们来迟了,这头炷香别人已是得了。”,看着前面的香案上,香炉里的三炷香已经燃的过半,朝容有些遗憾的说道。

易莲不过看了一眼,并未在意,淡淡的回道:“无碍,这本是机缘,不可强求,只要心诚便好。”

说完,她便蔹了心神,恭敬的跪在观音大士前面的蒲团上,双眼微合,口中默念:“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信女诚心跪拜,求您保佑我母亲世世安稳……”

易莲口中不断的拜求,心中的思念却已泛滥成河,今日是母亲的忌日,父亲忙于朝堂之事早是忘了个干净,祖母近日又是感了风寒,闭门不出,她无奈之下只好领了林嬷嬷来梧桐寺给母亲上香。

以前的点点滴滴,似乎还在昨日,她尤记得母亲细心教她写字,她学得极快,母亲很是欣慰,也记得母亲让她学习背诵女戒,她固执反抗就是不好好背,母亲气的急了便伸手打她板子,打得狠了,她还未哭,母亲却先哭了……。

还有,她记得母亲弥留之际的那张脸,青筋凸起,脸色苍白,挣扎间,拉着她苦苦的交代:“莲儿,你要记得,人心最是忌贪,对人对事都不可过满,贪心不足必生怨怼,怨怼一出就会伤情,人一旦有了嫌隙便再难亲近了……”

往事如至眼前,易莲伤心的已是不能自已,奈何在人前她又不能为母亲哭一哭,只能克制着忍了眼泪,稳了稳心神,这时旁边的朝容缓步上前,表情赧然,嗫嚅道:“姑娘,我们走的有些急了,经文还在夕颜姐姐手里。”

易莲听她如此说,也未着恼,借着她的手起身,稍整理了衣裙,说道:“这也怨不得你,是我临时安排了你跟着,难免有些措手不及。”

二人说话间已是出了大雄宝殿,易莲见右侧,小径蜿蜒处有座亭子,遂转身对朝容说道:“你现在就回去取,那边有座亭子,我便在那里坐着等你,你快去快回就是了。”

朝容见实在别无他法,只能咬咬牙匆匆的走了。

易莲难得出来,环顾四周,见这亭子四周皆种灌木,而这些灌木应是有些年头了,生的很是高大,深秋尚未到来,叶子还是那般茂密,影影绰绰间,人从外经过也窥不得亭中人全貌。

因这日不是什么大日子,寺院的香客很是稀少,易莲置于亭中到也觉得自在,踱步间她隐约听见什么声音,凝神静听,似是寺里的僧人在诵经,曲调单一,悠长却显得古雅,庄重,深沉,动听。

易莲听了一时肃然,心中更是难得的静谧,她不知不觉想要靠近细听。提步刚出亭子,遇到一身穿青灰长袍的僧人,上前细问。

答道:“哦,那是不逆师叔在领着僧众诵经,香客也可旁听。”说完便自去了。

易莲听他如此说,不觉心动,思量着朝容一时还未过来,便寻着声音往前去。

绕过大雄宝殿,声音一下子清楚了很多,易莲想这梧桐寺的法堂应是离这不远,紧着脚步上了右侧的抄手游廊,走到尽头,正欲从旁边的侧门而过,目光所及,竟看到旁边台阶上坐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姑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