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战略转机(1 / 2)

加入书签

我国我军今后的任务就是抗战到底,决不和谈,决不妥协,力争取得最后胜利!——jiangjie石

1940年进入抗日战争第四年的小日本国难,而民国政府就更难,其他书友正在看:!

1940年11月,匆匆来到军委会办公地的老蒋刚下汽车,遇到了一名神色慌张、行色匆匆,还提着一个大布包的上校。

老蒋并不知道这名上校是谁,也许是军委的参谋或工作人员吧。

阅人无数的老蒋,看这名上校的样子,觉得肯定有问题。

一声令下,侍卫们一拥而上,把上校扭按到了地上。

打开上校手中的大布包一看,居然是一包白米饭。

原来为了抗战,老蒋推行厉行节约的政策。所有官员、公职人员、军人的薪饷统一减少为战前的三分之一。

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上校的薪水根本养活不了家里6口人,只好偷米饭回家。

老蒋长叹一声,叫好好抚恤上校的家人,而按法令,处决了这名上校。

日本虽然缺乏战争所需的原材料,但好歹是世界第四工业强国,没有原材料,以战养战,从占领区掠夺来,工厂加班加点,就能生产出来。

而贫穷、落后的中华即使守着堆成山的原材料,也没有能力和技术把它们变成战争利器啊。

美国援助中华的抗战的物质是在1941年开始才增多了起来。1940年滇缅公路上运来的战略物质,有美国、苏联、英国援助的,有华人华侨自发捐款购买来的。有民国政府花钱买来的。

滇缅公路是中华抗日战场上的大动脉。为八年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0年7月。疲于欧洲战场的英国绅士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日本要挟下,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关闭系中国抗战生命攸关的滇缅公路长达3个月之久,给中国抗战造成严重危机。战后,英国政府一再否认关闭滇缅公路给中国抗战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在中国抗战的关键时刻。英国关闭滇缅公路,不仅给中国抗战造成重大危机,而且对东南亚的迅速沦陷有直接的影响。

变聪明的日军也不再去计较攻占中华的大、中城市,鬼子兵开始执行大扫荡作战任务,以歼灭华军的有生力量为目标,对平民百姓残酷地执行三光政策。

遭到日军极其残酷的军事报复以后,中华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

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向天皇报告:“1940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支那军队的战斗力减少了约二成,虽然他们的战斗意识仍然旺盛,但有穷于补给。捉襟见肘的迹象,回顾1940年。由于我方政、战两个战略的各种实施,(支那政府)受到了相当打击。”

年底,国民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向老蒋报告:“1940年,我军伤亡严重,据各战区全年历次战报统计,伤亡共为339538人,是开战四年以来,伤亡最严重的一年。”

第9战区的受创程度更严重一些,因为这个战区的兵力最多,也最强,是日军首先要打击的目标。老蒋的嫡系部队多数都受到了重创,加上杯水车薪的补给,给整训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要求补给的电报纷纷飞向老蒋的手中。

殊不知,数月来,老蒋也为军队的给养频频告急而终日忧虑,尽管美国不时地悄悄塞点过来,但也于事无补。

但是老蒋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中日大战已经同世界战场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这对孤军奋战的中华是极为有利的。

随着秋季近卫第二次上台,东条英机转任陆相和杉山元转任大本营陆军参谋总长,日军与德国、意大利的轴心同盟更加紧密,日本对中华的战争也同世界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更加紧密地结合为一体,。

三国同盟的对外扩张,势必会最大程度地损害英、美等国的利益。英国已经岌岌可危,要不是德国的海军弱些,英国恐怕早被德国攻陷了,而一旦轴心国一统了欧亚大陆,你美国在美洲能独善其身吗?

所以,老蒋相信“山姆大叔”会给予自己帮助的,这种信念他一直坚守。

早在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上,jiangjie石就向他的将领们打劲鼓气,他说:“中国的抗战决不是孤立无援的,日本要打败中国,不可能,中国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去,在短期内也是不大可能的。中国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世界问题的解决,中国问题的解决,必将得到世界民主国建的支持和援助。我国我军今后的任务就是抗战到底,决不和谈,决不妥协,力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由此帝国主义国家分成了两条阵线。德国劝中国与日本尽快结束战争,以便日本分兵南下,攻击英、美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英、美则希望中国能牵制日本,不使其南下。

为此,10月8日,英国重开滇缅公路,运输援华物资。

1938年9月,为了能更好地争取美国对中华的援助,国民政府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