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抗战胜利(1 / 2)
240抗战胜利
真想劈死他,其他书友正在看:!——王耀武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通过广播念读投降诏书:朕着帝国政府通告:兹已接受美英中苏四国之共同宣言。
始初,图谋帝国臣民之安宁,偕万邦共荣共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此乃朕之拳拳所之者。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详见作品相关)
8月中下旬的中华大地,山欢水笑。抗战八年,中**民浴血奋战,经过2960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备尝,终于赢得胜利。
芷江沸腾了。
重庆沸腾了。
全国山河一片沸腾……
沦陷的河山,一天光复;八年的屈辱,一天雪耻。
当时任新六军十四师少校作战科长的王楚英至今还记得:在昆明美军参谋指挥学校,当日军投降的消息传来,师生们和全城军民一起彻夜狂欢,校长被人群高高抛起,有人跳起踢踏舞,有人痛饮香槟酒,有人泣不成声,卢醒和他抱成一团,拍着他的肩膀,哭着对他说:“可以回家了,好了,可以回家了……”
一旦胜利到来,人们欢欣鼓舞,难以宣言,含着眼泪奔走、跳跃、拥抱,鞭炮齐鸣,响彻大地。
夜晚,满天星斗,王耀武走出屋外,感到一阵轻松,再也不用去研究星象了,战况已经不占自明。微分吹来,倍感温柔和清爽,正待他要和风对月时,司机把吉普车开了过来。
好,好,他一头钻进了车里去,大声说:“前进!”
近日来王耀武觉得年轻了许多,司机会心地笑了笑,启动了车子。
回忆八年的抗战历程。王耀武觉得好像就是昨天的事。八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只是一个泡沫。一朵浪花。
但这八年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存亡续绝,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都为了这一神圣的使命,用头颅与热血铸造着历史的丰碑!
王耀武率领麾下的第74,18,73,100军向长沙、衡阳地区挺进,沿途集镇萧条,十室九空,百姓大都面黄肌瘦,行动呆滞,落魄憔悴。
但他们都在卖力地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拎着新鲜的鱼肉和鸡蛋,夹道欢迎**的到来。
将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王耀武更是情不自禁,中华军队所至日军据点,日军士兵诚惶诚恐,呆若木鸡,毫无表情的面孔,使人难以相信他们就是自称世界第一流的,不可战胜的“大日本帝国皇军”。
中华军队进驻长沙、衡阳以后。第4方面军司令官长官部决定在长沙举行受降仪式。各军军长、参谋长、各师师长以及长沙的各界人士皆应邀参加。
这天,天晴云淡,空气中弥漫着喜气洋洋的味道。王耀武一大早就起了床,仔细挑了一套最新、最满意的戎装披挂,对着镜子望了又望,整理了又整理,他要代表整个中华军队、整个国人的威严。
硬硬的肩章,挺挺的胸膛,皮带、枪套、手枪。全副武装,像离家远征的英勇终于凯旋而归故土。
终于,在室内踱了三圈后,耀武向司令部行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耀武一边念着,一边自豪着。
中方人士落座后,警卫报告:“投降代表坂西一良到!”
今日的坂西虽也戎装整齐,但面色颓废,行动拘谨,战场上的骄横和狂妄一扫而尽,其他书友正在看:。
在**一少将的引导下,他在受降大厅门口肃立,向王耀武脱帽致敬,耀武欠身示答。
接着坂西手按佩刀,缓缓地却又艰难地向受降席走来,一步一步地,每一步都伴着沉重的皮鞋回响,每一步都敲醒王将军愤怒的回忆。
抗战八年,光74军都就有一位师长因军法被枪毙,一位旅长阵亡,十二位团长阵亡,阵亡的营、连长和官兵不计其数,就是王耀武的五叔老黑也血洒疆场。
王耀武有三件宝:皮大衣,老黑,土烟草!老黑是王耀武的远方亲戚,仅大耀武四岁,但按辈分算,耀武要称其一声:五叔。
老黑父母早逝,从小在泰山脚下凿石打磨。见王耀武当了旅长,便找上门要求做事,老黑憨厚壮实,耀武留他当了勤务兵。
从此,老黑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地跟着耀武出生入死,在耀武身边一干就是九年多。
可捞刀河一战,日军有了**的军事电报密码,半路伏击74军,老黑为了掩护耀武,把一腔忠诚热血洒在了捞刀河畔。
湘西会战前,王耀武在数名警卫的陪同下,悄悄地来到捞刀河边,斜阳将河水染成了一匹红锦。耀武将一串粽子置放在河滩上,又洒下三碗山东老酒,面对捞刀河拜了几拜,嘴里念念有词:“五叔,为侄现在都还不能为您报仇,实出无奈,今备几碗薄酒,几个粽子,祭奠你的英灵,待来日扫除倭贼,为您再大点六牲,请天师为您超度亡魂……”
“司令,大衣!”老黑纯朴的泰安话又响在耳边,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