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3)

加入书签

刘公子满面伤心愤恨,家奴们赶紧劝慰,一行人也往另一个方向离去。

这场“热闹”终于散去。

而某些远远的房顶处,那里有几个阴影,也慢慢隐去。

晏琅与陈吉安雇了辆马车。

一辆低调的翠幄青绸车,车内宽展。

晏琅道:“你方才没什么事吧?”她见他方才以一挑十,瞧着好似没受伤,但交手难免有未注意的时候。

陈吉安道:“没事。”

晏琅道:“真是倒霉。”

陈吉安问:“你抢了人多少银子?”

晏琅道:“唔……”

陈吉安不问了。

晏琅又道:“你怎的刚回京就知晓角杀场那样的地方?”她这才想起来问这个,之前在角杀场“流连”,之后又遇到淮轸这档子晦气事。

陈吉安道:“我已回来快近二十几日了。”晏琅道:“喔……所以你是回来就找好玩的去了,对吧。”

陈吉安道:“是啊。”他眼亮晶晶的看向她。

晏琅道:“收起你那双眼……”

她道:“你寻好玩的,我也才能有好玩的,不错。”

陈吉安慢慢看向外间,他手微挑起帘子,道:“小琅,京里的也玩不了多久,要不,什么时候,我们一道去外间玩吧,那么大的齐朝,玩的应该很多。”

晏琅思量,他们以往都是在京城玩,那会儿年幼,如今,京城是快被她玩遍了,他刚回京,但以往也熟悉,皆不新鲜,可是出城,晏琅倒是想——

她也挑起帘子看向外间道:“我倒是想,但禁中可不比外间啊。”她不能随意长时间出去。

陈吉安道:“我们短时间出去玩儿也不会被发现。”

晏琅道:“可是总有人会知道。”

陈吉安道:“你说的是你那位对你‘尽忠职守’的严嬷嬷吧。”

陈吉安知晓她母妃现下的情况,而严嬷嬷自然是尊了她母妃的令。

晏琅道:“是啊。”

陈吉安放下帘子,他道:“还有你皇兄吧?”

晏琅道:“是——”

她放下帘子道:“皇兄同母妃一样。”

皇兄虽没言让她夜里必须回宫,但当初五年前她有一次与陈吉安在外,夜里没赶得回去,母妃狠狠训斥了不说,严嬷嬷也是,而皇兄,在她灰头土脸被训斥出来后,于光线昏暗的室内廊下对她言“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其他也没说什么,且他语气平和,一点不像因她那事而生气。

但之后,有断腿那件事,或许大部分缘由与当时的情势有关,但,晏琅还是觉着,皇兄是不太喜欢她与陈吉安走得太近的。

若说她的“身份”,她自己可清楚,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但,若是有机会,与陈吉安一道出去玩儿也不错。

晏琅便道:“日后瞧瞧。”

陈吉安道:“好。”

过半旬,东宫,书房外。

如今已是四月,天气渐暖,晏琅穿着不太厚实的春衣,淄墨色,肩头妆金鹰兔纹,她站在门外,知晓内里有人在皇兄跟前。

听声音是个女声,人道:“殿下准备北上微服私巡,不知如何准备?”

“……道询可否为殿下分忧?”

晏琅听得两句,她在门外望了望,梢间内的人越过面前的人,瞧见她探看的脑袋,视线朝她看了一眼。

晏琅将头收回去,站在门外。

不一会儿,内间的人出来,戴着织锦的帽子,杏黄色的衣服,略作男儿打扮,但她面上薄施了脂粉,擦了口脂,一片鲜妍明亮的颜色,她出门,见到晏琅,略作一顿,然后道:“见过九殿下。”是做的半揖礼,她毕竟是个女子,作为太子门下管理书卷的幕府,又时常做简单男儿打扮,福身不是太妥。

晏琅道:“道询姑娘,不必多礼。”她见她容颜上并不是特别欢喜的样子。

道询姑娘她是很喜欢的,长得好,胸脯大,有谋略善诗文,口才又好,当初她与八皇子口角“相斗”,道询姑娘经过,可能是“爱屋及乌”,她引经据典驳斥八皇子,占据理义,让八皇子哑口无言,愤而离去,之后偶尔见着晏琅,八皇子都会来一句:“今日没有你那准嫂嫂帮忙了吗?”

说“嫂嫂”这事,晏琅不知皇兄如何想,但李姑娘是爱慕皇兄的,且李姑娘的身份很合适。

晏琅道:“道询姑娘是在与皇兄说北上微巡的事吗?”

她揶揄道:“皇兄身边肯定需要个红颜知己。”

“尤其是道询姑娘这样温婉知全的人。”

李道询眉眼微微舒展,她道:“嗳。”

竟是有点不知是遗憾还是怎样的心境。

晏琅估摸出了——

李道询道:“九殿下进去吧,太子殿下定等着,道询无缘为太子殿下分忧。”

晏琅进屋。

淮时和在桌案前,他桌案上摆着一些文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