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东吴(下)(3 / 3)

加入书签

吴有长江之险,取蜀而连山川吴越,足与天下抗衡!怎可坐视蜀人壮大,自掘坟墓耶?”

孙亮见全尚与王蕃争论,心内却有自己的想法。全尚虽然有大功于自己,可毕竟全氏一族大都北迁,留下了污点。想在江东这世家林立的土壤上吃得开,全尚只有两条路走,依靠自己或是站在世阀一边。

现在看来,全尚是脚踩两条船,左右逢源才对。北伐没有利益,又找不到收兵的口实,所以才有全尚提出偷袭蜀国的建议。

若是应允了,便等于告知天下人吴主孙亮背信弃义,偷袭盟友;若是不应允,眼下北伐无力的困境总要有一个说法。

世家豪族利用全尚来提出这一点,不外乎是不愿意和自己正面对抗而已。某峻,某綝的惨剧便是前车之鉴。掌握荆州兵力的施绩,是孙氏的死忠;北伐领军的丁奉更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草根将领。手中握有这两只力量,才是这些世家惧怕自己的主要原因。

去袭蜀,自然是荆州施绩为主,胜了这些人捞取实惠,败了则趁机削施绩的兵权。丁奉这里也是同样,北伐无功,损兵折将,回到国内后便再难执掌重兵。朝中可为自己用的人物并不多,大都是各大世家的官僚,一个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啊。

孙亮左右为难之时,只见全尚与王蕃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王蕃正气凛然指责全尚误国之议,全尚倚老卖老讥讽王蕃不识时务。贺邵在一边也不做声,似乎有难以抉择的问题。

“臣陆凯,参加陛下!”争执不休之时,镇北将军陆凯闻召而来。

“敬风不须多礼,永元言卿可解朕忧,此言属实否?。”陆氏是江东的名门望族,陆逊虽然因为派系的争斗,郁郁而终,但其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陛下所虑尽在微臣心中,以臣观之实无可担忧之事。”陆凯稳稳站在堂下道。

听陆凯如此自信,王蕃与全尚也停止了争论,都想听听陆凯有什么高见。作为陆凯的朋友,王蕃和贺邵都知陆凯忠心于国,有出将入相的本事;作为世家的代表,全尚也想了解下陆家两大人物之一的陆敬风,对于眼下的局势是如何判断的。

“看小说,就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