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4)
易盛徳来说,这些日子,简直就是无法忍受的煎熬。
被易玄身世之谜缠扰的纷乱不堪的易老爷,心中像是着了魔一般,愈发焦躁起来,脾气也是愈发火爆,动辄便打骂下人,稍有不顺便摔杯掷盏,搞得侍奉老爷的奴婢和下人整日都战战兢兢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唯恐一个差池再让大动肝火。下人里唯一能幸免于此的,便只有易盛徳的贴身侍女雨萱了。
能做易老爷的贴身侍女,雨萱除了仪容秀丽、善于察言观色且手脚伶俐之外,自然也需是个冰雪聪明的人儿。老爷这些日子的异常举动,也让她心中渐渐明朗起来。老爷最近如此反常的关注三少爷,极有可能和前些日子在外院疯狂流传的那则谣言有关。不过身为老爷的贴身侍女,她自然知道如何处处置这种事情————睁着眼睛,但是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稍稍缓解了易老爷心中焦虑的,是望京城中二少爷的归来。原本在望京城中刻骨攻读的二少爷在接到韦师爷加急信件之后,心中忧虑老祖宗的身体,马上告假,次日便出发,走官道疾行五日终于到家。刚一进门,却连到后院给老祖宗问安的机会都没有,便被雨萱叫到老爷书房问话去了。这一次父子间的谈话,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
当易家二少爷易秋阳才从老爷屋中出来,神情冷峻,丝毫没有游子归家的喜悦。
“雨萱,我三弟现在何处?”
易家二少爷刚走出易老爷书房,便唤来在花丛中百无聊赖、与其余侍女玩儿斗草的雨萱。
“回二少爷,三少爷昨日上午便离家外出云游了了。还像往常一样,还是独自一人,带了许多腊肉干粮,说是这些日子心中不顺,想要散散心,便去爬紫竹山去了。”
“爬山?这个时候了,还有兴致去爬山?我这二弟,真是好高的雅致!”
易二少爷冷冷道。
易家二少爷易秋阳,走的是和自己的兄长——易家长子易俊杰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子。自家兄长生性好武,他便绝手不碰兵刃,苦读圣贤书,立志要走出一条和自家兄长截然不同的人生路来。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家兄长的钦佩,另一方面,则是他不愿服输的性格占了上风。不过从不碰兵刃并不意味着二少爷是个和善人,相反,二少爷的性情是自信中不乏狂傲,文雅中也带狠戾。以至于易家宗族众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整日与书卷打交道的二少爷身上的戾气并不比杀伐疆场的大少爷少多少。
雨萱自然也知道二少爷为何生气。以前二少爷尚在家中读书时,便和三少爷有些嫌隙,素来不和。如今想来,恐怕二少爷也从老爷口中知晓了那个传言——易玄极有可能不是他们易家的血脉。这样一来,二少爷对易玄自然再无半点怜悯了。雨萱也从那些老资历的丫鬟私下嚼舌头的话里,听闻了二少爷和三少爷的母辈就素不和睦的传闻。据说二少爷的母亲,也就是易家二夫人,和易三少爷的母亲三夫人,在易家内院的屋檐下,共同生活了十多年。但是两人间说过的话加起来也不足五十句,这两人关系之恶劣,由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二少爷离去之后,雨萱仍旧在易老爷书房外的花园中待命,不时抬起头遥望向紫竹山方向,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三天之后,易家大少爷易俊杰也驾着军中快马,自安康府赶了回来。在得知老祖宗身体无恙之后,易俊杰总算放下心来。不过当他从父亲那里听说了易玄的身世一团,刚刚放松的神经再一次紧绷了起来。
在大少爷回来之后的次日,黄老管家也带着丹阳府的老道回来了。如果不是因那老道年岁已高,禁不住路途颠簸的话,黄老管家会回来的更早。办事稳妥的黄老管家并未把那老道迎进易家庄园,而是将老道安置在庐江府城中一处酒楼中,这才回来复命。
随着易家大少爷、二少爷在族中无大事的情况下罕见的回到家中,易家庄园里里外外,都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意味,有些见识过人之辈,甚至已经隐约猜测出其中端倪。不过既然能猜出此事的,自然无愚笨之流,皆是对此事守口如瓶,不敢吐露分毫。整个易家庄园内外,似乎在酝酿着一个巨大的变动,颇有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诡谲弥漫在易家庄园的上空。很快便要爆发。
差不多所有的关键人物都已经到齐,只待当着所有人的面,再用那血亲石测上一测,便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际。
不过,最关键的一位当事人却仍然外出未归。没错,正是易家三少爷易玄。数日前以外出游玩之名离家的易三少爷,时至今日都还未归来。他这个最关键的人物不在,一切都是虚妄。
正当心急的易老爷准备组织人手去紫竹山寻找易三少爷行踪之时,易三少爷却伤痕累累的回来了。
易玄的脸和脖颈上,多了几道细如幼蚕的伤口,衣袖裤腿也已经有多处划伤,发簪更是不知被丢到何处,头发散乱如麻,只一根草绳随意系着,狼狈落魄相令人瞠目。如果不是易家庄园内院的看门人记得三少爷的声音,恐怕易玄早就被当做叫花子赶的远远的了。
易玄刚一走进内院大门,马上便有家丁进去通禀。易玄在屋中沐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