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就这些?(1 / 1)

加入书签

“老人家,好眼力!”

易玄赞赏道。能认出香荷,但凭这一点,便能说明此人绝对是真正的见多识广之辈。当然,易玄这并非是在自夸,小时候时常能见到香荷,自然不会把这种稀松平常地事情当做炫耀的资本。

“香荷?这就是香荷?”

“嗯,这么一说,确实像香荷。”

“香荷是干嘛用的?”

“据说这玩意儿可以催情。”

“原来是如此.”

大部分人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自然不知其作用。于是某些见识高于常人之辈,便开始向周围人讲解此物的基本知识。只不过,他们知道的,也仅仅是皮毛而已。

香荷,别名又叫三重草,不过很多人连‘香荷’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三重草自然就更不可能耳闻了。此物因其奇幻的功效,可以堪称是奇物,而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纵使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香荷为何物,易玄也不打算解释。一旦解释起来,就不得不解释香荷的功用。而香荷的三重功用,前两重功用倒还好说,这第三重功用一旦解释清楚,只怕会惹来不少麻烦。为了避免麻烦,易玄连最基本的介绍也不打算说,识货的人,不用解释自然也会买。

只不过,让易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识货的人,也太少了点吧!

偌大的会场,知道此物的看来约有十几人,但是真正感兴趣并且开始竞价的,居然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人还是刚才那个站起来回答的老者!

拍卖之前,易玄还曾经心事重重地琢磨过,如果香荷拍出的价格很高,偿还易家之后剩余的银子该怎么处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易玄觉得自己真是想的太多了。

易玄最初给这株香荷定下的起拍价,只有五千两银子,每次加价不少于一千两。到最后,这株被严重低估了的香荷,居然仅仅以一万二千两的价格,被最初那位老者拍下!

虽然这只是一株幼年的香荷,但是它的真实价值绝对不该止步于此,如果以‘市价’来估计,遇到真正识货之人,给出六万两到七万两银子才合适。但是现在,拍卖槌已经落下,一锤定音便不得反悔,这株香荷,被定格在了有些‘耻辱’的一万两千两银子上。如果被其余香荷知道了,真不知这株香荷以后在香荷界该怎么混了。

和易玄的想法完全不痛,台下某些客人见这株毫不起眼的香荷,居然拍出一万两千两的银子,都啧啧称奇:一棵不甚光鲜的野草,不过是能催情而已,居然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果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语气中,分明透露出对那名老者的嘲讽和轻视。那老者却分毫不理会周围鄙夷的目光,带着热切期望的眼神,望着台上那株香荷,双眼放光。

易玄见了,遥遥一笑,对着那位老者竖起了大拇指,意思很简单:你是个识货的人,这次捡到宝了,恭喜。

易玄从来都是玩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把香荷拿出来拍卖,价格高也好低也罢,都要信守承诺将货物交给买家。易玄刚才之所以觉得有些无奈,仅仅是为这株香荷感到不值罢了。

就连一向博闻广智的亚奴,似乎也不认识这株香荷,自始至终都没多说什么。

易玄下去之后,又拍出几件相当不错的宝贝,其中有一件前朝大文豪苏西岭的手稿真迹,被拍出了迄今为止场间最高的价格-----六万两银子!场间气氛也因之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宾客们拭目以待,看看还有没有拍品能高过这个价格的。就连帮着易玄办下身份文牒的胡金泉胡老爷,也饶有兴致的参与了几次拍卖,不过在价格被拉高之后,又果断地放弃了,显得很是理智。

至于易玄一直都没有忘记的黄云鹤,则是非常奇怪的,全程没有参与任何叫卖,仅仅是偶尔回头张望,对着包间中的那人说些什么。

做完某件事,如果结果不能让自己满意,易玄便会好好反思一番,看看哪里有不足。这一次,他又反思起来。

这次绝对是失误,易玄没有想到,偌大的庐江府,认识香荷的人居然如此的少,感兴趣的更少。卖出的价格远远低于预期,不要说盈余,就连偿那笔借款都还差的很远。如果能早些预料到庐江府众人对奇物的理解如此浅薄,那便应该拿着这株香荷去望京城卖的,毕竟那里,才是整个朝庆识货者最多的地方。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吧,起码现在已经筹集到了一万二千两银子。若是放在平日,一下子赚到这么多银子,绝对能让易玄小小的高兴个几天的,只不过现在形势逼人,一万二千两银子到手,也并不会让易玄觉得多么兴奋。

“各位,下面的拍品块头有些大,搬运起来需要些时间,请各位稍等片刻,马上就好。”

亚奴面带歉意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