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天无绝人之路(1 / 2)
在随后几日里,在庐江府衙役的走访调查中,那份江鹤峰亲自拟定的胡玥案可疑人员名单上的名字,被一个接一个地划掉了。直到最后一个名字被排除了嫌疑,原本对这次调查志在必得的江鹤峰,原本那两条俊朗清逸的眉头也是愈发紧绷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历经数天时间,耗费大量人力不说,调查走访近百人,案件却毫无进展,实在窝火。
而让江鹤峰头大的事情还不止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家人对府衙办案不力的抱怨和指责,也是越来越强烈。现在几乎每天都要纠集宗族老幼,互相提携着到府衙门前游街示威,藉此给府衙施压。无奈之下,府衙提出了解剖胡玥遗体、寻找更多线索的请求,却被胡家毫不犹豫地断然拒绝。
在朝庆各地的府衙里,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被每一位仵作信奉并遵守着:如果不是案情迫切需要,轻易不去解剖逝者的遗体——不管逝者是怎样去的,但逝者为尊,起码最后让逝者能身体发肤完好无损的离开这个世界。正是遵循着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府衙的仵作赵四儿当日也仅仅对胡玥的尸体进行了较为浅显的查验,并未剖开胡玥的遗体,至多就是用探勺从胡玥的胃袋里取了些食物的残留,检查她生前是否中毒。
或许是另有打算,或许仅仅是被‘办事不力’‘推诿扯皮’的府衙伤透了心,胡家不再信任府衙,不但不允许府衙的仵作对胡玥的尸体进行解剖,还派人就把胡玥的遗体从义庄接走,专门在城外的冰窖里租了一间密室,用来保存胡玥的遗体。
胡家在府衙门外生出的事端越来越大,声音也越来越响,甚至已经到了干扰府衙的正常办公的地步,但是府衙没能解决案子在前,再加上胡家老幼都出动了,府衙一时也不能拿胡家人怎么样。
胡家闹的愈发厉害起来,而江鹤峰肩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起来。回想前些日子,何家家主何健与仆从十余人离奇毙命城西桃园一案,虽然府尹陈大人连理由都不给一个便让府衙上下严格封锁消息,但纸不包火,关于何健之死的各种匪夷所思地猜测,如雨后春笋一般,陆续出现在街头巷尾的百姓私议中,对府衙的声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何健案子的不利影响,只怕只能靠时间抹去痕迹了,但如果胡玥的案子破不了,可就真的难办了。
庐江府衙后院内,绿树红花交相掩映,却无半个人驻足观赏。江鹤峰房间里,传来两人交谈的声音。
易玄与江鹤峰在方桌上相对而坐,易玄的视线落在江鹤峰身上,而江鹤峰的视线,却落在自己手上一张纸上。江鹤峰手里拿着的,正是那张胡玥案可疑人员的名单。愁云惨淡的面容上,残留着些许没有剃净的胡茬,憔悴的眼神神采全无,表明江提点这几天过的并不舒心。
“易玄,”
江鹤峰欲言又止,无奈地叹了口气。即使到了现在这般境地,江鹤峰还是觉得,易玄给他指的方向没有错。一定是执行过程中出了什么岔子,但现在不知岔子在哪里。
“江提点,抱歉。”
易玄诚挚地道起歉来。明明是他给江提点提了建议,现在却被证实只是他的建议通向了一条死路,让他也觉得面上无光,心中惭愧有余。
“哎!瞧你说的。若这世上每件案子都能不费周章的破掉,那这世界早就万物相协、天下大同的世界了,你又何须自责?对了易玄,说来也怪,虽然没查出什么头绪来,但我总觉得你的推断没有错,胡玥的案子应该就是熟人犯案。虽然调查受挫,但我还不打算放弃。嗯,重新排查一遍似乎不太靠谱,不如,我从名单上再遴选几个嫌疑大的人,对他们几个进行更加透彻、严格的盘查?”
江鹤峰这话,与其是说给易玄听的,倒不如说是给他自己打气的。易玄见江鹤峰没有放弃,心中也很欣慰。因为易玄也相信,自己的推断没有错,胡玥的死肯定和熟人有关。
“江提点,我在街上也听说了,胡老爷似乎也在对你们府衙施压。”
易玄知道江鹤峰在这件案子里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关切地问道。
“此事么,不提也罢,说了反倒窝火。要说那胡老爷以前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自然知道,我们只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件案子都能查个水落石出。但这世间万事万物,在别人身上怎么都好说,等落到自己身上时却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几天胡老爷整天来府衙门前闹事不说,昨天还在门外叫嚣,说如果我们再不速速侦破此案,他就不惜花费重金聘请望京城一代神探狄青慈,让他亲来庐江府侦破此案。只怕到时候事情传开,说庐江府里出了命案,本地府衙办案不力,以至于让被害人家属自费去请外地神探来断案。到时候,我们庐江府衙可就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想起胡金泉的威胁,江鹤峰有些无奈。
“狄青慈么?他作为布衣提点,虽断案入神,誉满天下,但是桌上破不了的案卷只怕也能碰到屋顶了,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这件事胡家怎么做是他们的自由,随他们去便是,不要因为他们的激将法就乱了自己的方寸。诚如你所言,现在远不到放弃的时候,真相肯定就隐藏在你我未曾注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