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一封 没有字的来信(2 / 2)

加入书签

亲。谁料,表面上冠冕堂皇、一本正经,暗地里却做出这等苟且害人之事,实在令人不齿。

“正是因为没辙了,这才来找你商量。其实在征得府尹大人同意后,我昨夜已经去过段家调查此事了。但段家哪里会承认自家小少爷和胡玥有染?并且还和她的死有关?自然是一口回绝。”

说到这里,江鹤峰吐了口胸中郁结之气,继续道:“我已经和段家家主段鸿飞见过了。我明确告知他,现在段玉笙是最可疑的犯人,府衙完全可以把段玉笙抓起来。不过想要证明他儿子的清白也很简单,只需配合府衙做一次血亲石滴血认亲便可。胡金泉无心插柳保留下胡玥的遗体,为我们进行鉴定留下了余地。只要段家同意,鉴定马上就可以做。胡老爷那边自然好说,只需用探针吸出胡玥腹中胎儿的几滴血,无须损伤胡玥身体便可完成,胡老爷应该不会拒绝。谁料我这话还没说完,段鸿飞就当场就拒绝了我的提议,还很不客气的对我下了逐客令。”

“什么庐江府四大宗族,都是市井百姓胡乱给他们堆砌的虚名而已,若是犯了人命案子,难不成他们还敢和府衙做对?有人证赵四儿在,这足以让你们强制执行了。”易玄有些奇怪,因为江鹤峰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犹豫有些反常。什么四大宗族,都是一钱不值的虚名而已,在府衙的官威之下根本不值一提。

“有了人证,对其他犯人来说已经足够,但是对那段家却来说却还不够。你有所不知,段家家主的三弟段淳,可是望京城的名状师,靠着一张利嘴名扬天下。如果我们在庐江府对他家族中人动手,只怕他敢在望京城告御状,把我们庐江府告上去!他这些年帮着望京城许多大人物把那些本来胜算不大的官司都打赢了,在望京城积累下不小的人脉和关系。如果他诚心想把这件事闹大,我们府衙自然不会怕他,只不过面上肯定是过不去的。昨夜我和陈府尹一番密谈,也是没有半点办法。陈府尹对此事意思很明确:没有切实的证据之前,不要轻动段家小子,否则被段淳在望京城反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没人扳。

当年正是为了躲避望京城中纷乱繁杂的人情关系,江鹤峰才主动请缨来庐江府图个审案断狱上的清净。谁曾想“才离虎口,又进狼窝”,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庐江府里,居然也能横生出这么多让人烦闷的事情。着实愁煞这位江提点。

胡玥案的案情可谓一波三折,如今总算有了进展,现在只要拿住段玉笙,一番滴血认亲便足以弄清真相。但就是这最后一步,却因为外力掣肘,让府衙左右为难就是迈不出去。

说实在的,今日江鹤峰来找易玄不是和易玄商讨案情,只是单纯地向和这位小友发发牢骚而已。事情到了这一步,便是易玄也没有办法。

“江兄,那段玉笙应该报名参加今年的院试吧?”易玄想起了什么,突然开口问道。

“不错。因为明年是休年,今年段玉笙肯定报名了。”江鹤峰十分肯定的答道。昨夜去段家拜会时,段鸿飞说从春天开始自家儿子就一直在家中苦学不辍,准备今秋的院试,连出去玩耍的时间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杀人。而且明年就是‘休年’,如果今年不能一举成功,只能等到后年了。

朝庆的科举制度稍稍有些特别:科举每连续举办三年,第四年就会停办,而这停办的一年便被称为休年,目的是给那些年年奋斗不止、目标直指头名状元却屡屡铩羽而归的考生们一年时间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是读书做官的料?而今年就是科举连续举办的第三年,明年便是休年。为了避免后年才能参加下一次科举的命运,想必很多考生今年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力争一胜了。

“我有个办法,或许可以试一试!”

易玄拍案而起,带着神秘的笑容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