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给易家的抉择(1 / 2)

加入书签

听闻老爷最后在这种事关易家立家立族的大事上竟要求助于神佛,回去休息的路上柳婆婆也是不住的叹气。院中明亮的夜灯却照不亮柳婆婆心中隐忧:老爷如今也上了年纪,早已没了年轻时的果敢魄力。虽然柳婆婆也很佩服那位华彦先生的本事。

那位华彦先生是位颇有名气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在庐江府和附近州府中拥有大批忠实的簇拥。许多大户人家在求亲、祭祀、迁居甚至遇事不决之时,都会不惜重金请华彦先生算上一卦,以问神灵,而且很是灵验。更何况这位华彦先生在男女姻缘方面创造了一个迄今为止无人能及的记录:入行二十余年,经由华彦先生算过八字、撮合过的夫妻,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夫妻离异的事!

纵使是易盛德也不能免俗的成为华彦先生的客人。有件小事不得不提一下:当初一向崇权爱财的易盛德居然会同意为长子易俊杰迎娶城中一户普通人家的女子,完全是因为听信了华彦先生的意见。那华彦先生对易盛德说城南那户人家的女儿是难得一见的旺夫相,打着灯笼也难找。如果谁三生修缘娶到了她,可毫不夸张地说:做官者加官进爵、飞黄腾达;经商者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正是华彦先生的大力推介,才让易盛德下定决心同意了那门婚事。而易盛德膝下两个已经成年的女儿至今尚未许配人家,也和这位神通广大的华彦先生有关。

如今对华彦先生的过度信任让易盛德连这等大事都要询问于他了,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次日下午,待在家中没有外出的易玄听到易翠带来的消息:易盛德已经和裕商钱庄的人签下契约,正式卖掉了易家庄园北面那块地。裕商钱庄给了在那片地上耕作的农户们三天时间,限他们三天之内将地里的庄稼都清理干净。

听闻易盛德最终还是卖掉了那块地,易玄不禁叹息。在那间破屋里,易玄对易家将来的运数做出一个预言:

易家,大势已去。

“玄哥哥,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易老爷卖掉那块地,你就说易家完了?”听见易玄的话,易翠好奇地问道。

“翠,事到如今也无需隐瞒。不过接下来我告诉你的事,你不要告诉任何人。”虽然易玄绝对相信易翠的口风,但是这件事上小心些不为过,毕竟这是为了易翠的安危着想。

“嗯,我记住了。”易翠庄重的点点头,应了下来。

“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有些虚幻,甚至是很荒谬,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接下来我说的全部是真话。”接下来要说的话易翠闻所未闻,不提前告知只怕她很难相信。

“玄哥哥,你说吧。”

“翠,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抬头仰望的天空、踩在脚下的土地其实都是有灵性的。历经千百万年的沧海桑田、寒来暑往,积淀下一种被称做‘灵气’的东西。这‘灵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身边。可以说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灵气。大地中的灵气无时不刻的滋养着生于斯的稻米、花草、树木等等植株,正因为稻米、花草、树木吸收了大地的灵气才能成长、结果。生长在大地上的植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吸走了泥土中的灵气,所以绝大多数土地中的灵气都已经变得很稀薄了。不过即使是那些已经变得稀薄的灵气,供给万物的生长也绰绰有余。”

“也就是说,我们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完全仰赖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灵气?”易翠仰着小脑袋,插话道。

“不错!可以说没有灵气,就没有世间万物。”易玄继续解释道,“而且灵气拥有的无穷妙处,不仅仅体现在供给万物生长上。凡人所居之地,如果土地中蕴藏的灵气较为浓郁,那这些灵气便可庇佑这户人家:家中若是有人经商,便会财运亨通;若是有人读书,便会头脑活络,才思敏捷。人们常说的某地风水好,其实就是说这个地方的灵气较别处更为浓郁而已。”

易玄尽可能深入浅出的为翠解释灵气,看翠听得痴迷,易玄觉得她应该是已经接受了灵气的存在。一边高兴于翠极高的悟性,一边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道:

“灵气就是这样一种玄之又玄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只因它们存在稀薄,常人根本无法察觉到它们的存在,只有极少数的经过训练或是天赋秉异的人可以感应到灵气的存在和变化。这些可以感知天地灵气的人,其中有不少靠着这个本事当上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听到这里,翠会心一笑。原本那些在她眼里神通广大、无所不知的算命先生,原来只是一群能感知灵气的凡人而已。易玄的话,为她揭开了那些人神秘的面纱。

“水平更高一些、可以察觉到更细微灵气变化的人则被称为‘术士’,他们不屑于游走江湖仅仅赚个辛苦钱,他们大多成为做某些权贵人家的座上宾,被小意供养着。可不管是算命先生、风水先生也好,术士也好,他们口口声声给人算卦、占卜,但除了极少数真正可以看透别人命理、气运的高人之外,其实都是在根据此人身上附着的灵气来对此人最近的运势解读一番。

话虽说的这般简单,但实际上真正能感悟到灵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