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收复北海,大移民启动(2 / 3)

加入书签

立了功,这次乌兰乌德虽然没有立大功,但好歹是迎来了一场大捷,你说这战功积分会有多少啊?”

一提到最近部队最热门的战功积分,张大复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起来。这个战功积分究竟怎么回事,他还是听营政委宣传的时候讲的,幸好自己有初中文化,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个很诱人的前景。

“我们在恰克图立的功不小,当时还获得了国防部下发的通报嘉奖,我估计,光是那一场抓捕,就够你小子兑换一个最上限的土地数字。”

张大复的家庭比较贫寒,是青海人,那地方据他所知,哪怕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是非常落后的,幸好'政府'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不至于穷的吃不起饭,穿不上衣,上不起学。不过总体来讲,张大复家在全国,绝对是最穷的那一部分。

几年前来野战部队,到今天,原来的二营也就只有这个张大复还在当警卫员,如今虽然当了警卫班长,但补贴家里还是有些勉强。

原因无他,这小子家里有七八个姐妹。

正因为这样,在恰克图的时候,何安乘着总指挥霍卫国招待他一顿晚饭的机会,向家里发了一个电报。除了报平安外,他还让自己那百依百顺的婆娘,给张大复家寄点钱。

“最上限的土地份额?那不是有100亩??”

张大复瞪大了眼,甚至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100亩地,那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老家的地,土质差,产量低,面积更小。

这里的土地,他早就看过了,还查看过土壤,发现这里的土质比老家的要好得多,但苏联人的种植模式却很有问题。

“100亩,营长,我,我要是有100亩地,我,我……”张大复在那‘我’了半天,总算是想到了一个用途,“我把我们全族的人接来,他们一定愿意。我们一个族的土地都没有100亩。营长,我给你说,要是有100亩地,我张大复就算是堵了枪眼也是赚大发了。”

看着张大复激动不已的样子,何安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反而很为他高兴,不过他依然问道,“你这都拿去换了土地,就不想返租给国家坐等分红?或者买战争基金也好,我听说战争基金也是不错的。”

“不不不,营长你不懂,这土地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比什么都值钱,战争基金那东西我不懂,这土地反租给国家,还不是得有人去种?还不如自己种呢。”张大复摇摇头,不同意。

“妈的,这土地是没办法买卖了,要是可以买卖,等战争结束了,老子给你买上千八百亩的,让你超额完成梦想,把全村的人都接来。”何安大笑道。

“营长,你呀,不是我说你,有钱也不是'乱'花的。你觉得钱够用了,你儿子呢?你老婆呢,总要考虑他们,给兄弟们发点烟也就算了,现在的日子不比以前,好过着呢。”张大复感慨道。

何安甩甩头,他怎么说呢,难道说委员长是他姐夫,新禾实业曾经是他家的,现在并入了蜀生公司,但依然能拿两成分红?说他何家曾经是西南第二富?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小富即安,有的人是大富也不觉得安逸,他就是后者。

“行了,你小子,啥别说,打完仗,老子把我那份战功积分赠送给你,这样总行了。我这辈子,最是好吃懒做,种田是不行了,等分红又没有耐心,到时候你帮我种,顺便建个农庄。到时候啊,我这游手好闲的'性'子一起来,就来你这玩上几个月,去北海钓钓鱼,去西伯利亚的森林里打猎,也有个落脚点地儿。”

何安不是烂好人,他是真心地把这个警卫班长当兄弟。张大复每次上战场恨不得给自己挡子弹的架势,很让他感动。

“行,咋说都行,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好好合计合计。”张大复咧嘴笑道。

战俘队伍依然在缓慢地前进,不时有成群的士兵在一旁跑步路过。

“营长,班长。”

两个士兵从远处跑来,正是警卫班的两个小兵小张和小王,这两人都是初中刚毕业就参了军,看起来还非常稚嫩。

“怎么样,团长有什么新的指示吗?”

何安问道,这两小腿脚快,偶尔兼职通信兵的任务。

“团长说,让营长注意脾气,别一发火把这些苏联鬼子全枪毙了。”小张快嘴说道,两人也接过张大复递过来的烟,烟是从何安的烟盒里掏的。

“我又不是侩子手。”何安满不在乎地说道,随即说道,“看看这打胜仗,刚打完,忙得忙着打扫战场,追击残兵。这看似不忙的,却有几十万俘虏要处理,怪不得白起会杀了那么多人,说不定就是嫌处理战俘麻烦。”

“哈哈……”众人不由大笑道,随即,话题不可避免地又转到了战功积分上。两个小兵在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美好的未来。

何安暗叹了一口气,心里道,自己还是要更好地负起属于营长的责任,把士兵们尽可能安全地带到战争结束,否则,这些战功积分,就只有他们的亲属去享受了。

处置战俘的事情一直在快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