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空降海参崴:攻克堡垒城市(2 / 6)
后方的机场虽然能够及时反应过来,但被抽调了机群支援苏联人后,日军的战机数量不足,而我们的飞机原本就有很大的优势,再具有数量优势后,在日控区上空的制空权争夺战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根据初步统计,在大规模使用了反跑道炸弹和混凝土穿透弹等特种炸弹后,我们对日军机场的破坏很成功。这几天的行动中,我们至少击落了超过300架的日军飞机,另外还有大约500多架日机来不及起飞被炸毁在了跑道和机库里。
日军在开战以来,总共损失的战机已经达到12001500架,受伤的日军战机无法统计。
而根据情报,日军在远东地区的战机总数约为3800架,也就是说我们理论上消灭了日军近4成的战力。之后,日军要和我们争夺制空权,除了依靠美苏外,就只能从本土、朝鲜起飞战机,或者绕路从鞑靼海峡迂回调到远东战区的后方。
纵观整个远东地区的空军力量对比,我们已经从当初的劣势转入了优势。目前苏军和日军虽然还拥有总计超过5000架的飞机,但相当一部分老旧,剩下的还有一部分受损,另外,美日苏空军还面临后勤和零配件缺乏的困境,目前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今后,除了远东地区的战机外,日军很可能利用零式或者p51等战机进行跨海空战,或者直接从舰队上起飞战机作战。”
粟裕任提到的空军战果,是比较正常的数字。除去空中被击落的不算,日军地面损失的战机里面,相当一部分是被炸毁在机库里。在机群大规模北上支援苏联人的同时,后院被烧起了大火,想不损失残重点都不行。
而机场被炸成一片瓦砾,飞机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日军就不得不面临众多战略目标,包括运输车队,铁路,物资中转站,雷达站,兵站,工厂和维修中心等一一被炸的局面了。
虽然美日苏在缓过气来后,还能在远东上空组织起强有力的空中集群,进行长时间的空战,但目前却是来不及了,只能蒙着头皮被中国的机群狂轰烂炸一番,然后发现损失惨重到能够让航空队长官剖腹'自杀'的地步。
“嗯,还应该加强空战的力度,尤其是朝鲜上空和***海上空,眼看也即将爆发空战,中日之间这种距离和英德之间的情况有些类似,大空战和大轰炸是迟早的事情。”
张蜀生倒是不以为意,***损失不起,中国却损失得起,而且中国的损失要小得多。更别说,国内源源不断地储备飞行员,飞机工厂全力开动下一个月生产的飞机能够超过美国人,这样的持续战力是***人望尘莫及的。
虽然***倒向同盟国,重新获得了来自美国人的强大援助,从矿石,石油再到现成的制式军用装备,但这始终是别人的,自己的生产能力低下,当生产的速度赶不上损失的速度时,就要闹危机了。
目前来看,一周的时间里,日军损失达到1500架飞机,已经超过了他的月产量能力。更别说那些损失的老牌飞行员了,刚刚在远东和苏联人打了两年,培养了一大批精英飞行员,结果就被中国人的优势战机击败,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咬咬牙,***人一个月能够生产1500架战机,虽然比不上美国人月产万架和中国实际上月产超过万架的能力,但已经是极限了。不过,飞机即便不缺,飞行员反而成了最大的缺口。
不过张蜀生非常了解鬼子,这个疯狂的民族,只要不缺飞机,就一定不会缺飞行员,随便抓一个学生教两天就能飞上天的民族,根本不怕损失什么飞行员。
而更为荒唐的是,日军陆军航空队居然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许多航空队长官要求把飞行员绑在飞行员驾驶座位上,而且,现在远东地区的日军飞行员,几乎没有配置降落伞。
不过总之,张蜀生认为,至少中长期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的空中实力还很强,美国人也将扩大支持力度,更大规模更旷日长久的空战将在远东和东北朝鲜***海上空上演。
张蜀生向粟裕任示意继续说。
“在地面进攻方面,这场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中,我们总共动用了超过100万的军队。
在远东苏控区方向,我们大约有一个集团军渡过了布列亚河,对苏军共青城大战场的左侧后方发起了佯攻。
这几天的战斗,我们在布列亚河以东推进了三十公里,但没有继续进攻,在依托苏联人留下的河岸工事建立了稳固的河边阵地后,负责进攻的部队正在回撤,留下的两个师部队正在加紧构筑工事。
目前来看,有迹象显示,苏军意图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重新夺回布列亚河,并且借此支援处境艰难的日军。
不过可以放心的是,在这一带我们布置的这个集团军是郑之南将军以前指挥的第8集团军,曾经在布列亚河西岸与苏军长期对垒,技战术非常纯熟,擅长阵地进攻和阵地防御,担任第一线防御任务的88师师长瞿忠义更是我军知名少壮派将领,拥有极其丰富的指挥经验,十年前他就在东北和鬼子打游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