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四十九章 出奔(二)(2 / 2)

加入书签

是孙子所谓的‘反间’。”我道

赵雍略松了口气,渐渐平复了呼吸。他看着我,疲惫道:“这就是寡人厌恶朝堂的缘故。”

我笑了笑。

“你别奸笑,”赵雍故意瞪大眼睛,做出一副凶狠的样子,“身为大司寇,这事该不该你管!”

“该。”我道,“请王上拨下军费,臣为赵国打造出一支隐军。”

“要多少?”

“一人百金,约略如此。”我道。

“这么多!”

“一年之费。”我补充道。

赵雍不说话了。

你以为我是在信口胡诌么?

其实一点都不夸张!间谍机构的开销费用绝对比军费高。从前期投入来说,间谍的培训要比普通士兵高许多。挑选种子也更严格,各种教官、场地、日常开支都不是普通军队能够比拟的。

等到有了足够的种子,铺开一个间谍网更是烧钱。要维持那么多线路,要往来各地,开办各种掩护场所,哪怕是亏本买卖都得做,这些都是硬性开支。软性开支更不用提,你得让间谍没有后顾之忧吧,家里人得安顿好吧,敌国的官员得买通吧,间谍要展开工作得各种经费吧,有时候还得考虑让人家享受一下放松紧张的神经吧……

这些钱算下来,一年百金貌似还有些保守。

这都还没算间谍牺牲之后的抚恤金呢。

“这个,国库或许不够丰裕……”看得出来,赵雍的确想打造一支间谍和反间谍大军,但是赵国连年用兵,国库太仓都已经面临空虚了。

我知道赵奢上任之后对各地仓储进行了巡视,严格要求了各地税务仓储管理,虽然有些激进,不过趋势总是好的,大概再过两年就能看到他的工作成果。治国就是如此,三年内能看到成果的事都算快的了,所以政治家着眼数十年数百年之后,政客却只看眼前利益。

呼,看来想借国家的钱搞情报工作还是没多大希望,只有继续等机会了。好在我有小翼,这孩子居然知道以战养战,用收来的保护费支付耳目的情报费,很有头脑。宁姜那边就有些让我深感悲催了,要不是侵吞下来的张氏家产,以及十三郎给的秘密分红,怎么满足那些饕餮的胃口?话说回来,宁姜的情报质量的确是要高很多。

不过光是这么几条孤零零的线路,别说间谍网,就连豪族大户们有意无意编织的消息网都算不上!

“对了,寡人向宗室加重税赋,如何?”赵雍突然激动起来,“公族、卿士、大夫与百姓一体纳税!每年每家多出一倍人服役。”

我木然地看着赵雍,这孩子真的很不让人省心呐!

你是想引发国人暴动之类的历史事件么?这样下去就算沙丘没有变,总有各种“变”等着你!

何况赵国是因为没有一体纳税的立法么?并不尽然。按照赵国法律,公族卿士大夫都是要纳税的。问题是你儿子赵胜就敢带头抗税,税官严格执法之后差点还被斩首。恶劣的司法环境才是问题的根源,你这是在舍本求末。

不过我现在也明白了,正史上赵雍被围禁三个月,居然没有一支勤王兵起来勤王,正是因为你把赵国的强盛看得太重,忽略了营造利益共同体,甚至站到整个统治阶级对面!所有人都被迫跟着你的战车狂奔,你乐在其中,人家什么感受你知道么?大家都很疲惫的!

“你的想法是很好的,真要这么执行,赵国的强大指日可待,但是……”我拖长了声音,“你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所有贵族团结起来将你流放到国外去。”

“寡人手中数十万甲士,还怕他们!”赵雍冷笑。

姑且不说你吹牛吧。人真要被逼急了,只要埋伏几个死士就能解决你了,数十万甲士顶毛用?

我道:“专诸聂政之事犹未远,主父已经忘了么?”

赵雍无语了。

晨困刚刚过去,鄙人谈性正浓,接连又道:“此次沙丘之事看似是安阳君想夺位,实则也是国内宗族骚然欲动。如果你不愿意放下身段从宗族内部解决问题,即便沙丘无事,下次总还会有别的事变。只有一日捉贼,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赵雍长叹一声,站起来走了两步,将剑收回鞘内,问我道:“我赵国自简襄以来,历经几世了?”

这个问题不能算是问题,这是在赵国混饭吃的基本常识问题。从简子开始到现在的赵王何,已经传了八世九君。

“不曾内乱的传国有几次?”赵雍又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