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六十三章 借刀杀人(一)(2 / 2)
力地收集一切可以收集的知识,却依旧无法达到他的水准。
“虎符不是给大宗伯就是给大司马,他们倒是谋划深远。”赵奢总结道。
我笑了笑,道:“之前的确如此,不过现在有我在。”
赵雍对自己叔叔和儿子只是亲情,而且未必有多么深厚。他对我却是朋友间的信任,如果我去问他要虎符,他基本不会拒绝我。这一刻,我觉得浑身发热,我终于不再是历史长河中的龙套脚男,切切实实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历史的走向。
赵奢用一脸质疑的神情表明对我表示能够拿到虎符的态度。不过他还是许诺,只要我能够调兵勤王,粮草问题不用我担心。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出头的名将果然不一般,让他打仗没问题,让他管后勤他也努力要做得最好。这就是西人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吧。
朝堂上很快就有人开始鼓风,说得公子成如果不担任大宗伯,赵国就会沦为蛮夷之邦似的。肥义看了看我,终于还是没说话。翌日,我来到朝堂时看到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满脸沟壑,老态龙钟。他径直走到了肥义下首的位置,毫不客气地坐了下去。
周礼中的官制很说起来也很简单,乃是根据天地四时分的。天官太宰之下是地官司徒,继而是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春夏秋冬四官。春秋时代,诸侯的卿士和王庭的大夫有个转换规则,国家地位的高低也要看他的卿士有多少是王室任命的。现在礼崩乐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列国都明目张胆使用周王室的官职,而且随心所欲增删任免。
赵国很少有六卿五官任满的时候。赵雍手里基本就是三师处理朝政,他负责打仗。司徒这个“佐王安抚邦国”的地官,已经被赵人彻底遗忘许久了。我打量着赵成,赵成也打量着我。我每走一步都能看到赵成脸上的沟壑深深皱起。越往前走代表我的地位越高,他终究是不能接受我这么年轻的俊杰居然跟他是一列的。
我来到了自己的坐席上,最后和他对视一眼,嘴角轻挑,缓缓落座,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后面的侍者为我捧上笔墨简牍,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你就是司寇狐婴?”赵成主动开口了。
他这话说得很不客气,不过以他的地位和年纪,这种无礼倒是可以被人接受的。我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不会去挑这点不敬,便好言相对:“不才狐婴,见过大司马。”
“听说过你,只是没想到大司寇如此年轻。”赵成带着老年人固有的沧桑声音,取出一柄手臂长短的白玉笏板放在案几上。
这个动作看似自然随意,配合他脸上的神情,我再清楚不过地“听”到了他的心声:“见过这东西没?一步登天的暴发户小子!”
我不动声色,静**着,不去理会他的挑衅。没多久肥义也来了,两个老头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我这才又将目光放在赵成身上,想透过那一重重的华服看穿他的内心城府。
这老头的眼睛已经彻底浑浊不堪,脸上的表情总是慢人一拍,并且凝滞很久方才被下一个表情取代。简单来说就是一脸老年痴呆症的模样,但是我知道这都是骗人的假象,他的计谋可能远不是我能参悟的。
我越看越有一种恐惧感,就像是盯着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他好像一块石头似的坐在那里,却让我深感他的无懈可击。我脑海中浮现出两句话,简直就是形容他的:
善于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善于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