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九十六章 共济(四)(2 / 2)
他们有些尴尬,这些堂堂墨者,都得拿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高声诵读《墨文鞭影》。
“我不去是因为我要接见卫世子安,或者你们谁跟我换?”我没有用夫子的权威去压他们,信服比权威更有力。
他们当然不想接见卫国世子。卫国再不济,也是一方诸侯,见这种国家高层人物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有些恐惧。我倒是无所谓,跟诸侯打交道是必须的,一来可以扬名,二来这些诸侯会给我一些赞助。作为法家门徒只需要找工作,不需要拉赞助,但是墨家门徒做实验,出设计,都得花钱,所以赞助商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卫国这么穷,我真不好意思拿他多少钱。
“黄金十镒,白璧十双,丝绸百匹,高车两乘。”我拿了礼单,暗道:这大概是史上最贵的风筝了吧。
事实上卫安还没有想到我会将那么宝贵的风筝送给他,他来这里见我,只是想见见传说中墨翟的学生。真是混乱,我出生的时候墨子都已经死了快一百年了,怎么可能是墨子的亲传弟子呢?但是街头都这么说,这则谣言一夜传遍整个濮阳。
卫安年纪比我大很多,已经快四十了。今年是卫君四十年,这孩子是在卫君初登基的时候生的,做了将近四十年的世子。听说他爹的身体还很硬朗。
“没想到子燎子如此年轻。”他说。
你丫知道我是独子么?就敢叫我子燎。
我没说话,淡定地看着他。
“咳咳,其实只是想一睹贤者风采,是安冒昧了。”卫安躬身拜了拜。做了四十年的老二,又摊上一个大智慧不明,小聪明过剩的老爹,他已经养成了这副小受的性格。
我深呼吸一口,提了提精神,道:“公子来见鄙人,想问卫国的前途吧。”
卫安腼腆一笑。我接着道:“但是公子自己也不觉得卫国还有什么前途,只想着如何在虎狼环绕之中保存祭祀,故而难以启齿。”卫安脸上一红,道:“子燎子果然是贤人。”
我望了望外面,道:“卫国现在独有濮阳,所处腹地,已经没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这不是废话么?我快睡着了,居然把这废话说出口了……他居然还在一脸严肃地点头。我再次吸了口气,让精神振作起来:“不过要保全祭祀,未必是件难事。”
“请子燎子明示!”公子安道。
“于国内休养生息,宽政治,省刑罚。”我道,“这样百姓就不会造反,卫国就去了一大半的威胁。”
公子安略有所思。
“于国外,紧跟天命之主,到时候不失为楚子故事。”虽然后世的历史书里说周文周武二王吊民伐罪,以百里西岐王于天下。实际上当时是数个部落联盟一起推翻的商朝,其中之一就是楚国。后来周武王封了楚国为子爵之国,楚国不服,所以自命为王,与周分庭抗礼。列国称楚君为楚子就是这个道理。
公子安也来了精神,道:“子燎子以为,谁才是天命之主呢?”
“现在看下来,秦若不改其法,则秦。赵若能大用狐婴子,则赵。”我道。
公子安愣了愣,问道:“子燎子说的可是任过大司寇的狐婴子?”我点头道:“虽然与狐子道不同难以相谋,然则他才是国士无双啊!”既然穿了马甲,我也就不觉得这么夸自己很无耻了。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我夸“别人”总没人能说我什么。一旦那人寻找实例反驳我,就成了背后诋毁别人的小人。
因为——
“狐婴子不是被赵王赐死了么?”公子安疑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