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零五章 陶朱(四)(2 / 2)

加入书签

公点了点头,好像猜到了什么。

这个时代没有轿子,要想出行只有高车,的确挺不方便的。陶朱公显然很急切地想尽快拿到产品,额外又送了我两个善走的仆从,往来交通。肩舆和轿子的构造十分简单,我回去之后先把构造图画在了帛布上,让那人带了回去。随后便叫上了滦平过来一起研究轮椅的问题。

这个时代也没有椅子。

考虑到椅子的轻便问题,我决定使用竹、藤为主的材质,编成椅子之后外面再加个薄板木壳,盖住两侧的轮子,陶朱公还可以坐在轮椅上吃饭看书写东西,就像是个移动写字台。

最复杂的是刹车装置,我本想装两个联动的,直接锁住车轴,结果联动曲柄的制造难度远高于两个独立分开的刹车系统,所以我就选择了后者,这样推的人可以从椅背后的握把处刹车,陶朱公也可以拉动案板上的拉杆刹车。

这事当然没有必要我亲自去跑了,滦平就能代劳。有朱家人跟着,这笔钱当然也是他们出。

我在客堂见了那位陶行富商,名叫陶方,以后他就是我的取款机了。说来也好笑,我做大司寇位列上大夫,掌一国刑罚,时常感到钱不够用,想从马场、女闾那种地方支钱又怕妨碍布局发展,更怕被人发现。现在身为不蓄私产的墨者,居然钱多到了用不完的地步。

跟陶方聊了几句,都是我问一他答一,多的一句话都没有。唯一主动提出来的就是要一份我讲学的讲义,也好使得他对墨学不那么陌生,免得在外露出马脚。我让梁成给了他一份抄本,从《墨文鞭影》到最近晚上的墨术讲课记录都有了,足足六大卷,非但吓了他一跳,就连我自己都被吓住了。

这才几天功夫,我就说了这么多?

于是我打开了记录……

“咳咳,有些废话是不用写进去的。”我对陶方道,“明天你过来拿删节过的抄本吧。”

陶方松了口气,慌忙告辞而出。

我今天的作业就是要将这六大卷删节出来,还好有了夜明珠,晚上看书写东西再也不觉得痛苦了。我的眼睛到底是受过伤的,烛火的跳动让我双目流泪,瘙痒难止,严重影响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

陶邑是个商业都市,国人十之七八都是商人,剩下的二三也都对商业毫不陌生。经商的人脑子活络,知道资源的重要性,尤其是知识资源。墨者就是打破这种知识垄断的剑锤,引来那些垄断者的愤怒。

他们觉得让那些下里巴人都掌握知识,能读会写,很伤贵族的颜面,是一种僭越,但是周公都没说平民不能读书,他们的愤怒实在于理无据。而且这些人之中多是儒生,第一个打破知识垄断的人却是他们推崇的孔丘。

于是他们只能说,要与我辩论真道。

在我看来,辩本身就是恐惧、不自信的表现。如果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有什么需要跟人辩的?正是因为感到别家学说对自己的威胁,才会需要连篇累牍地把话都说出来,生怕别人不明白不理解不相信。

“所以,你们觉得我还有必要去应战么?”我问在座的所有墨徒。他们是我的根本,对于他们我只能讲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