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二三七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一)(1 / 2)

加入书签

“把这些庸官聚在一起问事,就能赶上秦国么?”赵何很不负责任地问道。

用膝盖想想也不可能呀!

这要是都行,那商鞅也死得太冤了。

“大王,秦国以吏为师,立法建国,深入人心。”我道,“我们也必须培养出一批干吏,由他们去处理大量的庶务。”

“喔!”赵何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所以寡人才投建了泮宫!先生才回国,可去泮宫看过了?”接下去的时间里,赵何沉浸在建立泮宫的成就感之中。

最后,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尴尬地笑了笑:“先生与大司徒友善,想必已经去过了。”

“诚然。”

我很是无奈啊!我的护卫、门客都是大司徒“送”的,你才想起来我跟大司徒友善么?

“既然如此,先生何不与大司徒好好商议一番,这些事就寡人交给二位先生也颇为放心的。”赵何打了个哈欠,这么久的议事已经让他很疲惫了,“至于集合问事之策,寡人许了,命闻官报之。”

“诺。”我行了辞别之力,由左右牵引而出。虽然彼此都是知道我眼睛没瞎,不过屏风之后的史官可不知道,所以做戏要做全套。

回去的路上我就开始想,是不是动作太大了点?要不要等赵奢的名分确定下来再说呢?可是派出去的抚慰使至今还没回来,我也没有收到赵奢那边的战报,可能一切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轻松惬意。

我已经忍受了各种生活上的不便,乃至承受住了营养不良的折磨,但是我真心受不了没有电子邮件的日子。

就在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时候,天璇堂的回报总算来了。

好消息是:赵奢的大军顺利击败了拦路的襜褴部落,顺利抵达预定位置,安营扎寨。

坏消息是:燕王对此十分震怒,派了燕将粟封为将,讨伐赵奢。

我仔细盘问了几句,算算日子赵奢也应该准备好迎战粟封了。不过从军心上来说,赵奢用的燕兵,很有可能临阵倒戈。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我兵分三路,支援赵奢。

第一路,派出天璇堂众星夜驰往燕国,传说燕王,告诉他如果敢打赵奢,就是对赵国宣战。

第二路,派人前往齐国,让苏秦想办法消解燕王的愤怒。

第三路,亲自去见赵何,求援兵。

当然,这个时候我自己首先得有援兵——公子怀。

公子怀已经显怀了,这让赵何十分头痛。好在这种有伤风化的事在列国间从来没少过,每年都能听到某国的公室传出这类丑闻,只是这次轮到他自己头上有些不爽罢了。

赵何也已经见过了赵括,靠着一手承自高人的剑术让赵何惊叹不已。赵何原本就好剑,看看妹夫剑术这么高超,无意中已经舒泰多了。

现在要救的可是赵括他爹!

“自从灭了中山之后,我赵国雄师便再无一用之地,如今国中众贤盈朝,正是一战试我锐气的好机会!”赵何听了之后比我还激动,当即表态要发兵驰援赵奢的集宁城。

虽然赵奢只是立了个寨子,但是并不妨碍我把它叫做“城”。

集宁,取的就是集兵宁境之意。

赵何听说那是一座城,又有自己的亲家,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先生以为,发兵几何?”赵奢问道。

“燕国正筹备军力,欲与齐国伐宋,如今攻我集宁的军队不会太多。”我道,“起北地兵十万,足矣。”

北地多是畜牧业,春夏征兵对于人民生活影响不大。南方主要是农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很大。不过这次春耕进行得很好,因为工具的改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还在播种之前开垦了大片的荒地。

“十万,”赵何沉吟了一下,“够么?”

够了……这个真的够了。

“父王每次都是二十万以上啊。”赵何道,“先生,以谁为将军呢?”

“臣有一人,足以挡十万兵。”我道。

“先生请说,是谁人?”赵何一脸好奇。

“田章!”

田章是在上个月到的赵国,安安静静住进了为他准备的宅院。因为他耽搁得实在太久,所以这座宅院已经等了他很久,里面的侍女因为无人服侍都要无聊死了。

不过他终于来了。

这位率领齐军五十日破燕的传奇人物,终于出现在了赵国的土地上。他虽然说不愿意带领外国军队,但是打个旗号出去露个脸总没问题吧?在下帮了您老这么大的忙,成全了您的忠义,这点小忙总得帮吧!

“可是那个五十日破燕的田章!”赵何一脸激动。

我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

“寡人这就拜他为上将军!”赵何面色潮红,“传魏齐!”

魏齐是王文学,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高级别会议的。内侍很快就带着我的老熟人魏齐进来,拜见赵王。

“魏齐,拟诏,寡人要抗燕!”赵何一口气将战争宣言说完,又拜田章为上将军带领十万北地兵保卫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