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二六二章 秦国的震怒(三)(1 / 2)

加入书签

荀况被人称为“后圣”,在我看来是比孟轲更加厉害的人物。

他的思想有些走偏,所以教出来两个法家集大成者,这也为他在儒学中的地位造成了一定尴尬和非议。实际上他的性恶论如果放在儒学之外,是对儒学的强力打击;若是放在儒学之内,却是儒学自我治愈,延长寿命的灵丹妙药。

这孩子现在刚刚弱冠,大概已经去过齐国了吧。想想他日后三次被拜为稷下祭酒,又作为楚国兰陵令,实在是个S+的人物啊!

“你去探探口风,他若是愿意在泮宫修学,自然一应费用都由我们出。”对于这样的大人物,要是放过去实在没有道理,“要是愿意出仕,就请他来我身边做个秘书,等日后进于王庭。”

“诺。”冯实告辞而出。

不料竟然能碰到荀况!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探访过战国名人。

赵国在这个时期也是名人汇聚的风水宝地,在整个战国中后期全靠这些人帮赵国撑起了场子,独立抗秦数十年不倒。

我放空脑子,回想着记忆力能够抓到的赵国名人……

战国四大名将之中李牧最小,大概还没生。王翦是秦人,鞭长莫及。白起和廉颇这两个一攻一守的名将已经全都在我手中,外加一个蒙骜。武将方面我已经很满足了。

文臣这边我有了徐劫,有了鲁仲连,说不定还会有荀况……还有谁呢?

蔺相如!

我终于想起他了。

这个留下“完璧归赵”典故的家伙。

他应该是缪贤的门人吧?

我现在暂时没时间去找缪贤,等我解决了秦国的事再说。

不过现在秦王到底派谁为将还没有决定,我要是反应太快很容易打消他进攻赵国的念头。有白起、廉颇、蒙骜在手,我根本不害怕打仗,反倒有种打仗创收的感觉。这次收获让我很满意,下意识地感觉以后还会更好。

这种不缴虎符不能入城的规矩真痛苦,我就在邯郸门口,只能住在大帐里。身为主帅,身边一直有一大票人跟着,想易容去泮宫看看都不能得。

还好泮宫那边有徐劫镇山,山上一切都按照我希望的方向发展。

看着天气一天天冷下去,我也不打算干等。大军该解散的解散,牛翦的后军开始往秦赵边境移动。

通过陶朱公、赵奢收购布料、羊毛毡等过冬的必备品,囤积副食品,收购鸡蛋做成皮蛋和咸蛋,方便保存。

因为有大把时间,我正好在军中推行大比武、运动会,一样给予勋章、军功。这让士兵们根本不想回家,恨不得在过年前再多挣点军功。

现在我在军中的信用是建立起来了,没人怀疑我会食言而肥。为此而花的钱不会比收获少多少,但十分值得。

到了十一月下旬,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发回原籍了。一方面团圆过年,另一方面也是去接收自己的勋田、奴隶,改善生活。

许多基层军官还分到了鲁国的宫女,也该回去成亲,享受已婚人士的幸福生活。

秦国方面也终于传回了谍报:秦王当于明年二月伐赵。

二月?秦王真是疯了,不准备春耕了么?

我可不想跟着你疯!

“白起,离石和蔺城,你跑一趟吧。”我对白起道,“廉颇、蒙骜归在你麾下。我带着牛翦在晋阳等你。”

“行,”白起很爽快道,“还有什么交代?”

“少杀人,那都是咱们自己的地方。”我对白起很不放心,又追捧了一句,“你要是少杀点人,就更厉害了!能杀人最多是善战将军,能安抚士兵就是常胜将军了。”

“我明白。”白起瞟了我一眼,“其实你就是舍不得那点人口和城池罢了。我说,现在过狐岐山没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啊!有什么问题?狐岐山就是吕梁山南段的代称,那可都是我们赵国的土地,地图很详细,还有向导,不会有事的。

“你要是速度快点,还能回邯郸过年。”我对白起道。

“你当光赶路?”白起不屑道。

现在赵国士兵的赶路速度已经是天下最快的了。这要归功于绑腿这件神器,谁都没想到,只是简单的布条,竟然能让疲惫的双腿恢复得那么快。更别提我特别注意的烫脚问题,这对于部队恢复体能很有效果。

而且独轮车的发明使得大军辎重运转速度加快,不再拖大军后腿了。这也使得行军速度更快更安全。

即便如此,穿过吕梁山赶到离石,还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我不需要走那么远,只要到晋阳就行了。

顺便检查一下晋阳这边的法治工作,为成立太原郡做一些准备工作。

现在该打的仗打了,一直到天下伐齐之前,列国都会处于一个平静期。这段时间真是上天给我种田的时间啊!赵国的各项工作都要展开,在这几年中把底子打好,等天下伐齐开始,赵国就要进入连轴转地作战之中了。

这次秦王不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