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七二章 这是要天下伐齐了么?(二)(1 / 2)
“攻城略地之得,岂不如修路么?”秦王不解地看着我。
当然不如!
为什么我们能那么快地打下榆中而你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预备役制度好,随便从哪里出发,沿途征发兵役都很轻松。每个兵员都记录在册,大军启程,自然有快马飞传,根本不用停下来专门征召。
古语常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有了硬质路面之后,大军粮草反倒可以比兵马更晚出动。沿途饮食就食地方,等到了前线的时候后面的粮草已经跟上了。
这些都是修路带来的直接好处。
间接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修好的路需要巡路工天天巡视,哪里坏了需要填补,哪里垮了需要重建,这些都提供了工作岗位,也保证了直道上的必须人流量,使得盗匪不敢聚啸。
宽敞平整的路面,使得商旅出行方便了许多。尤其是陶瓷产业,因为路面的等级提升,毁损率直接下降。
游学的学子只要踏上了赵国的国土,就会发现赵国的道路比其他国家要好许多,这是赵国国家形象的最佳广告。
固定的维护人员也促生了道路经济产业。他们经营的逆旅、饭肆只要达到卫生标准就可以免税,这反过来刺激了城市的服务行业进步。
六年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家已经有必要统一铸币了!
种种直观的感觉比之GDP之类的数据更可靠,城市国人已经抱怨铜钱不够,以至于铜钱的价值与日俱增。许多商家对于老顾客都使用了借贷经营,统一结算,否则没有能用的辅币进行交易。
这些好处,都是修路修出来的,打仗能有什么好处?
现在人口出生率持续上升,夭折的孩子越来越少,这和我投入了大量金钱发展妇产科有关系。只有赵雍才知道,我之所以憋着劲不惹事,就是冲着“一胜者帝”去的。等天下诸侯发现赵国可以三线作战的时候,想联合起来对付赵国都没用了。
三个方面军的元帅我都选好了,赵奢负责打燕国,蒙骜负责打秦国,白起负责打中国,廉颇作为总预备队,配合攻灭硬骨头。最后合击楚国,天下一统!
以现在赵国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五石,上田能达到六石甚至七石的农业生产水准,粮食已经足够五十万大军征伐一年所用。这还是在不影响国内粮价和人民储粮的基础上,如果狠狠心,再压榨一下,五十万大军打两年都没问题!
这种战争规模,已经足以灭掉一个大国而余量了。
山西的铁、煤资源丰富,在国家补贴之下,农具大规模使用铁器,一点都不给后世史学家丢脸。因为在太原郡发现了露天煤矿,所以金属冶炼水平也要比其他国家高一些,赵国的兵甲在列国中渐渐有了很好的口碑。
实际上这次白起带领的重甲步兵,穿的就是其他国家将军才有的铁甲,冲锋陷阵就像是人形坦克一样。有这些重甲步兵列阵对敌,外加骑兵侧翼冲锋,敌后骚扰,什么样的敌人才能打败赵国大军?
之所以我还在等,是因为我们赵国的人口收割期是以二十年一拨算的。
只要给我二十年,赵国的人口就可以突破五百万,到时候国外打仗再惨烈,国内的各项生产都不会受到影响,完全是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缺的,只是时间。
还有十四年,我就可以让中国提前四十年统一了。
“大王若是希望赵国一同出兵,只有说服寡君才是正道。”我笑道。
秦王讪讪不言,结束了这次的会见。
赵何来到中阳之后,显得十分兴奋。这些年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壮,看得出是赵雍的优秀遗传。我虽然鼓励他吃喝玩乐不要给我找麻烦,但他到底是我朋友的儿子,所以不会用对付赵成的法子对付他,还让巫弓给他讲一些淡泊养身,宁静致远的道理。
因为朝堂上的胜利,巫弓的存在已经不像当初那么重要。我宁可少得到一些机密情报,也希望他能多活两年,所以在沙丘给他起了一个宅子,好好过过田园生活,日趋腐败的身体竟然重焕生机。
实际上他的几个徒弟都不错,看得出巫教有重新崛起的苗头。
赵何也是巫教的信徒。
他同时还是墨社的会丞。
平日里换上麻衣就是一家浆水茶楼的老板,谁都不知道他是赵国的真正主人。这让他很享受身份变幻的乐趣,热衷于扮猪吃虎,总期望碰上戏文里英雄救美的桥段……问题是邯郸在我的治下狱政清明,百姓淳朴,他总是难以得到满足。
“夫子,今天见了秦王,真是大快我心!”赵何回到行宫,一进门就是哈哈大笑,鼻涕泡都要乐出来了。
“大王打算打齐国么?”我微笑着问道。
“我倒是想打,就是王后那边可能会伤心啊。”赵何纠结地搓了搓手,抬眼看我,“夫子一定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吧?”
赵何和威后的感情很好,现在已经生了两儿一女,都是很健康的小宝宝。他家的三个孩子,赵括和怀怀的两个儿子,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