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土地改革(二)(1 / 2)
陈公博不知道大帅为什么会发怒。但他仍然条件反射般的把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
反倒是陈绍不自觉的站了起來道:“可是大帅。这个土地问題困扰咱们国家也不是一两年了。咱们能怎么解决。”
王振宇:“以前是沒办法解决。现在咱们不是在办工业吗。我觉得办法有了。”
陈绍一愣:“这办工业跟这土地有什么关系呢。”
王振宇:“你们大家算笔账。是工业产品值钱。还是农业产品值钱。是工业利润大。还是农产品利润大。咱们国家为什么一直无法走出兴乱更替的循环怪圈。究其根本。就是一直奉行士农工商那一套。为了加强政权对国民的有效控制。一直通过各种措施。把大量的人口束缚在了土地上。而且除了种地和做官其他营生都视为不合法。比如商人不得为官。比如出入都要路引。人丁都要户籍。官本位思想害死人啊。同志们。”
陈绍似乎不太认同:“若无户籍制度。这天下岂不大乱。商人本性奸猾。如何能做到天下为公。若商人可以为官。那天下岂能不乱。”
陈绍此话一出。无论是周质云还是叶祖文的脸色都变得非常不好看。这二位在当官之前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商人。而且还是世代为商。陈绍的做法差不多相当于指着和尚骂秃驴了。有点指桑骂槐的意思了。偏偏陈绍有个不好的习惯。自己说话的时候一般不关注周围的情况。
王振宇看到了。他连忙打断陈绍的话:“这样说是不对。陈绍同志。商人为什么奸猾。沒有政治地位保障。在官本位的时候那就是一块谁都可以咬一口的肥肉。他如果不奸猾点。不腻牙点。这日子还有得过吗。而且商人精明。善于持家。咱们偌大个中华不让精明善于持家的人來管着。难道还让一帮狗屁不通善于败家的人管着不成。你看看周主任和叶主任。他们两位不也是商人出身。执掌湘桂地方政务吗。你看看这二年他们这家当的如何。”
话说到这里也算是明白了。陈绍虽然是王学门人。但是脑子也不笨不傻。立刻就发现自己之前的话有问題了。悄悄看了一眼面色铁青的叶祖文和周质云。脖子也不自觉的一缩。然后朝王振宇点点头。泄气般的坐了下去。
王振宇心里也是一乐。陈绍这人啊。一遇事就很投入。一直都是这么个特点。想想也蛮可爱的:“我这里圆个场啊。我相信我们的陈绍同志对我们的叶老。周老是沒意见的。”
既然大帅都出來给面子了。叶祖文和周质云也只好对此一笑了之。话題继续。
“既然历史上的土地改革的根本问題已经摆在哪里了。那么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一是按照传统的办法。对土地进行分配。然后一代代人丁滋生。吏治继续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富者田亩连阡。穷者无立锥之地。而我们估计到时也是作古之人了。那管他洪水滔天。而我们的子孙就跟崇祯皇帝一样。找个歪脖子老树自己把自己吊死得了。这次我到北京还特的去了一趟景山。那刻歪脖子老树还在那里。在那里看着我们。。。”
所有人都被王振宇的话说的大汗直流。这太渗人了。王振宇不该当大帅。该去当说书的。而且专门说鬼吹灯的故事最好。
周质云沉默了一下道:“那大帅。这第二条路呢。”
王振宇微微一笑:“第二条路则有些棘手。虽然有现成的例子。但是办起來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土地是唯一的观念在咱们这个国家太过于根深蒂固了。一个字。难啊。”
叶祖文顿时來了兴趣。自家的闺女争气了。一口气给王振宇生了两个孩子。虽说现在是民国了。但是这个权力是个什么章程到现在也沒整明白。有世袭说。有民选说。但是叶祖文毕竟是在大清生活了小四十年的人。在他看來。皇帝是沒了。但是世袭却很难避免。毕竟这老中国人别的都能看破。唯独看不破自家儿孙那点事。所以估摸着将來女婿的江山还是要传到自己外孙身上。所以他对如何避免死后那滔天的洪水很是感兴趣:“文正啊。不管难不难的。你先说出來听听。遇着难办的。大家伙一起商量商量。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周质云也附和道:“是啊。大帅。难不难。你先说出來。咱们大家伙帮着您。再大的问題也总是能够解决的。”
王振宇满意的点点头道:“第二个办法就是改变现在的农村和农业结构。至于改成什么样子。大家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咱们的目标就是最后把农业变成一个产业。把农民变成一个职业。然后把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从农村带进城市。让他们成为产业工人。让他们自由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过这个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大家知道现在的农村是个什么情况吗。农民为什么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我委托曾琦曾部长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查。结论很让我吃惊啊。其实在我们中国。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三个原因。前面我说的那个官本位啊。重农主义啊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封建宗族势力所控制的族权。这个东西很厉害的。大家不要小看。为什么历朝历代皇帝的命令都不下县。为什么县城之外就是官绅共治。就是出在这个环节。辛亥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