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破碎(1 / 2)
慕容子苏一行人终归是走了。他们返回了青蛮,塔格里大会召开在即,一些铁器虽然数量不是太大,但也不算少数,总归能帮上不少忙。
人来人往,相逢,相聚,相离。只是在这座城里留下了些许足迹。遗忘或者记忆都不重要,我们那时曾经来过,经历,这就足够。
唐亦的生活回归了平静。按部就班的书堂,胡大娘的餐馆,偶尔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临水城的四处看看。每天喂食小乌鸦墨语。就这样时光匆匆半年一晃而过。
这半年里经过了冷冷的深秋,飘雪的冬季,他的修炼速度越发的稳重与快捷。按照内息大成期的浩气决运行的线路,熟悉之后就开始让内息继续细化深入体内的脉络。整个人的修炼进度很快。那最后一层先天之膜似乎也不远了。
“皓月金鲤穿波图”上的金鲤们越发灵动了。有时在月华的照耀下,就越发显的神奇。
“烈日猛虎踏山图”上的一些走兽飞禽似乎也更加清晰了。
内外一融的境地似乎还是很遥远的。内息越来越密集的在体内循环,优化的内息大成期的浩气决澎湃,呼啸着在体内每一个角落冲荡。他现在体内的内息总量是一般人的三倍,恢复速度更加迅捷,五倍都不止。改良版的浩气决还在运行。先天期的浩气决他已经背的很熟了,只待冲关成功,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修炼了。
刚过完春节,新的一年里不同的人事,不同的风景。唐亦又长了一岁。胡大娘那里还得再去打工一个月就可以了账了。木风他们几个也长了一岁,在寒冷的冬季他们四人每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乌鸦,沟通与驯养开始了。
乌鸦是眼线也是信使。唐亦与墨语的沟通逐渐加深,在墨语的鸣叫声中,唐亦慢慢可以了解到比如多少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训练是很繁杂的,需要极大的耐心。先是数量的训练,然后就是分类识别的训练。在然后就是混合到一起的训练,只有这样一只乌鸦才是一只出色的侦查者。墨语传信的距离逐渐在增加,整个临水城几十年来下来就已经逐渐成了驯养乌鸦信使的庞大堡垒,所以这些训练自然而然的进行者,人们都习以为常的若是能帮上忙自然也是乐意为之的。比如要买什么东西,直接让乌鸦送信,店铺就会派送到乌鸦信使带来的信的指定地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训练方式,每个人和自己的乌鸦沟通起来的技巧和方式也是有差别的,这样每只乌鸦在不同的强项上有不同的表现。
有几十年的乌鸦驯养史,少年们耐心的学习者。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乌鸦信使的灵活性训练,这些乌鸦或者将来要上战场,那么对于弓箭的躲避是必须学习的,其次对于传信而言,鹰隼等的攻击是必须要学习应对的。就这样,小墨语的训练量也是很大的。但好在这只小乌鸦的学习速度飞快,倒是让其他人都羡慕不已。
每天早上墨语都会飞到城门口,然后开始他的沟通。士、农、商、卒。主要是这几类,看看今天城门口来了多少士卒。他就可以粗略的判断明面可见的这些兵员变动,就能揣测下可见的战事迁变。
每天早上,更是在城门口的通缉那一栏下,一群乌鸦们看到通缉人员的肖像后,就开始在整座城市里翻飞寻找,所以临水城很少有一些不良的事件发生。
一放面临水城人的友情是坚固的,多少代人共御侵伐,多少代人互相扶持,所以整座城市的民风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是书堂内的训诫,让他们能在一起走的更久,走的更远。还有一方面就是乌鸦们的成长。
这座城正在成长。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少年们在长大,老人们在逐渐衰老。
有人出生,有人死去。这座城平凡如同这世界上百千万座其他城一样。
深秋与寒冬已经过去。春节在热闹与喧嚣中度过。漫山的黄叶衰草在严冬冰雪的覆盖下有的已经腐烂分解成新的养料。有的还凝结在冰里。
春季已经到了。寒雪开始融化,并着屋檐上的冰柱一起,将稀少的水汇聚城一滴剔透的珍珠滴落。晶莹的雪已经开始化了。山川大地房舍上的银白逐渐的消融。
唐亦这天进了山,在山谷里,站在了一片冒着气的滴水岩前,看着眼前一滴滴水“嘀嗒……嘀嗒……”的化入岩下的小水潭时,似乎在某一滴水滴滴落时,有什么东西在身体里突然碎了,又好像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打开了隔阂。他眼前的整个天地似乎灵动了起来。慢慢的内息开始涌动,内循环迅捷的运转,外循环中透过体表和一些通道天地间一些纯正的气息涌动向他四周,被体表过滤后进入体内。与内息一起开始运行。他开始运行先天期的浩气决,出奇的顺利,一口气就运行了好多个周天。
这些气息与内息一起运转,然后就开始慢慢温养他的整个脉络、躯体。
他的五感再次提升,沿着滴水岩向下的远处的碧草叶子,他看的一清二楚。在远处,山腰上草上的水滴也是如此的清晰,微风拂动而来的声音伴着一些树梢的晃动。稍远处的山里有飞鸟振翅的声音,也有脚下山鼠啃食的声音。整个天地似乎别有不同了。
自此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