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暗战(1 / 3)
次日清晨,收拾停当大家准备出发。
真是山萦风情花带笑。一行人安然上路。
过了青草甸,到翠微镇还需要大约三天时间。休整时间大约有两夜。
“知道柳台么?”唐亦坐在“老把式”身边问道。
“你说是柳台村么?那是翠微镇在画屏山上唯一一个落脚点。得亏你问我,现在山匪势大,许多人都不大愿意去了,再年轻点不常走山路的不一定知道路。原来所有的山客几乎都会去那歇脚,转货。距离翠微镇走山路也就百多里。
那个村子是建在柳树林子里的,又坐落在半山腰上天然的一个台子上,所以叫柳台村。
雨后起雾的时候,人就好像在云层里来往似的。可惜了那么好的地方啊。
这画屏山上的山货几乎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只是可惜,村子距离翠微镇稍微远了点,现在几乎成了匪窝。”“老把式”有些慨叹。
“哎,不对啊,你小子怎么问起柳台了?你以前没来过,很难知道这么偏的地名的。”“老把式”诧异地叫了声,小心看了周围,没多少人注意。
“那地方好多山匪都把家眷安置在柳台村。你要找‘大胡子’说不定能找到。这是四月十九日了。行啊,小伙子。祝你早日完成书堂毕业任务。”
“您看看这地图,对不对?”唐亦拿出了自大当家怀里打劫来的地图,没仔细看就递了过去。
“唔…………,这地图风格粗旷,线条简单扼要,标注更是简洁,实是极品啊。”“老把式”卡了卡嗓子,好不容易转过弯来。
“你小子说实话,这一看是那些山匪的笔迹。那帮神人,谁知道他们的逻辑和要表达的意思。
回镇上买一份地图吧。我和那远足书店老板熟悉,到时候给你细讲。”“老把式”说道。
唐亦一看这套熟悉的动作,大抵知道,经验纯熟,貌似有杀熟的嫌疑啊。
拿过那张地图来一看。果是春秋大写意,不知所云。唐亦顺手就开撕了,带身上还占地方,省得惦记。
“那就多叨扰了。”唐亦边撕边顺势说道。
“好说好说。”“老把式”看着唐亦两手来回四次“刺啦刺啦”的将那张纸给撕成碎片。转身走到装菜的车厢,就近放了下去。生火的材料啊。
不知是唐亦昨天晚上的提醒有了效果,还是山匪们突然放假,抑或是其他原因。直到傍晚,虽然有人来踩点,但好在没有人光明正大地蹦出来劫道。
没有正面交锋,总想以奇制胜的百分之一的是奇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当下就是弱者。所以唐亦也没有去理睬。
唐亦让小乌鸦随队飞行。这山里多鹰隼,一不小心,几年交情就白费了。可不能让“多情自古空余恨”再现啊。
大家傍晚时分歇在一个藏兵洞内。外面看似通道较窄,但里面空阔,四面通风,两个入口,两面通水。地面有点潮。
大家生起火来。找了树干,席地而坐。
今天踩点的人数来了两三波。大家多少有点察觉,气氛有点闷。
“呀……呀……”小乌鸦墨语的叫声和着“哔哔啵啵”的柴火爆裂的声音回荡在藏兵洞里。
周老掌柜,拿出烟斗,磕了磕烟灰,从怀里的烟袋子里取了烟丝出来,就着篝火,“吧嗒叭嗒”的抽了起来。
“老掌柜,这不今天安全度过来了么?这个藏兵洞是谁发现的?”唐亦边搅动着这锅杂烩汤,边问。
“这都在翠微镇走山路的人里传了好几代人了。时代太久远了。”老掌柜的声音有些低沉。
“这地方有没有藏过兵啊什么的?”唐亦问道。
“我有记忆的,兵倒是住过三次。后两次入山清剿画屏山上的山寇。路过时,都会住这。每次有个四五百人吧。一次是我还小的时候,听说外边挺乱的,逃兵到这里住过几天。
再后来山匪就会来住,行商也会来住。”
“这次我们来住是以防夜里的猛兽和小队的山匪。大队的没法子,小队的总得能防就防不是。”周掌柜磕了磕烟灰。
“还是您英明。”唐亦往这大杂烩汤里放了点盐和辣椒。
又就近在篝火里扒拉出了二十多颗烤土豆,掰开放上盐巴,先人手一个。再将菜汤一人盛了一碗。重新熬上一锅清淡点的粥来做夜宵。大家拿出干粮泡在菜汤里,一会就开工了。
唐亦惬意的啃着土豆,看小乌鸦在火堆旁也啄食着一颗土豆,烫的“呀呀”乱叫的样子,不良的一笑。开始在四周逛,小乌鸦见状不乐意地飞来落在唐亦头顶上扑腾起来。
夕阳的几缕余晖恰好透过藏兵洞的洞口穿了进来,将藏兵洞洞口映的通红。
小乌鸦和唐亦的影子被拉的修长。唐亦回身捡了小乌鸦啄食的土豆,掰开准备一点点喂给它。小家伙这才从唐亦头顶飞了下来,落在了唐亦的手上惬意地啄食了起来。
唐亦边逛边看着藏兵洞的格局,再看了看不远处另一个通道口鬼鬼祟祟的人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