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拜见府主(1 / 2)

加入书签

唐亦下午时分从“山药馆”出来。到了廿桥客栈,写了拜访的书帖,收拾了下行头,取了憋在屋里的小乌鸦墨语。

缓步走向翠微镇的府衙。一般的镇上是不会有府衙的,但翠微镇有近十万的人口,所以就特设了一个府衙。

一路走去,两旁的民居院墙底层多是青石砌起,到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样子的时候,再改成土坯。街道也是青石铺就。阳光照射下,干净爽利。偶尔有几家朱门碧瓦,红墙挺立,显得是别样的显目。

几多临街的楼台,多是木质结构,上面几多花纹雕饰着,煞是好看。路旁偶尔还有几颗柳树,亦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唐亦走街穿巷,行过一座石拱桥,便来到了府衙所在地。

门前立着两个黑衣衙役,朱门打开。左侧有一个亭子般的鼓台,那是鸣冤击鼓的地方。右边是一排垂绦绿柳随风飘荡。朱门后是个不大的石板广场,直通大堂,在门前就可以看到大堂内府主的书案,师爷的桌子。还有一些其他的仪仗。

唐亦将书帖交给守门的一位衙役说:“学生是来做今年的毕业任务的,希望有机会拜会府主。”

衙役接过来看了看:“稍等。”

说完就拿着书帖走了进去。不大会功夫就看衙役走了过来。“你运气不错,府主大人正在府内,且随我来。”

唐亦跟随在后面,说:“有劳这位兄台了。”

绕了几多回廊。到了一处厅堂前,门正开着。一个清瘦的中年人正坐在那里喝茶。衙役上前说道:“人带过来了。”府主说:“有劳了。”

唐亦迈进大厅,躬身施礼道:“学生临水城清远书堂唐亦,到贵地来做今年的毕业任务,特来拜见府主大人。”边说边递上任务文书。

接过来认真开了一遍,府主哈哈一笑道:“少年豪勇,独行近千里到这里来,实属不易。请坐。来人,看茶。”

有人进来斟茶。

“只不过是走了一些路途,当不得豪勇,府主大人谬赞。”唐亦回到。

“看你年纪轻轻,能接到‘大胡子’的这个任务,看来武学胆识自是不会差了,怎么会是谬赞?不可过谦啊。你这件任务也是于一方百姓有利,有什么需要支援的,传信来议即可。”府主也是安然回到,接着又问:“听闻临水城的乌鸦信使很是便捷,不知道这次你带了没有?”

唐亦从怀中取了小乌鸦墨语出来,说:“就是它了。”

“果是灵秀,到时候就以它来联络了。其他事情待你查清楚事情缘由后,我们再议如何?”府主接着回到。

唐亦放起了小乌鸦墨语,打了个手势。墨语看了看府主,然后飞了出去。

唐亦又说:“翠微繁华,有的地方较临水城更胜。在镇内观水景,实在是壮阔辽远。府主大人有福啊。”

“哪里哪里。若是能息山匪之患,使民安居乐业,才可一慰一方水土黎民啊。”

不大会功夫,小乌鸦墨语飞了回来,在唐亦耳边“呀呀……”低鸣了几声。然后就飞了出去。

“少年人果是细心。不然也不会接到这个任务啊。”

“到时候可是要全托府主大人的鸿福了。”

“画屏山近千山匪,柳台也是几千人口,路远山高,不宜轻启刀兵。前几位府主也曾出兵剿讨,多是无功而返。我到此三年有余,虽然听说了柳台的一些情况,想要收回也是暂无此力。这次你要是能摆平‘大胡子’,也算是去掉画屏山山匪的一大助力。以后行事或者会稍转吧。”

“府主客气,一切等查清缘由后再做打算。到时候怕是要劳烦到府主了。”

“哪里哪里,职责所在,敢辞微劳。”

“不知道柳台中具体山匪的信息如何?”唐亦问道。

“柳台约有五百余户人家,三千余人,其中山匪占了近五百,再加上家眷,大约有两千多人,占了三百余户。里面分成四股势力。山匪们占了三股,其他几百人为了自保,有两三个先天期的压阵也就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势力。山匪中先天气的约有十人,内息大成期的约有三百人。其余多是内息中成期的。

每季度都有交易的时间,一般为期三天。多是打劫到的货物互通有无,有时也会采办一些货物。山内暗线颇多,说话要特别注意了。

进山容易,出山时必要过柳台,且要留宿一宿。三道关卡,观雾台上约莫有二十多人把守,有一个先天高手在那里看着。所以也需要谨慎。

这些山匪山路极熟,要清理匪患实属不易。”

“听人说可以招降,不知道此地有无此类情况。”唐亦接着问。

“招降也不是没人做,可招降的人一般会派往边疆战场服役,虽然此时边疆少战事,但也没多少人愿意去啊。他们想要的招降其实就是他们挂着官府的牌子,管着画屏山的地界,把自己搞的最起码表面上合理化。你说这样的谁敢招降他们?”府主也是说道。

“那就先招降几个能讲通道理的。”

“江湖义气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